9月至11月,“科普赋能 助力成长”——科普阅读进校园活动在顺义区多所中小学校园展开。这场由顺义区科协与区教委联合主办的活动,旨在探索科普新模式,将优质科普阅读与科学家亲临讲述深度结合。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六场主题各异、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先后走进区内多所中小学,引导青少年在聆听与阅读中感知科学魅力,在互动中激发探索热情:从古生物学家王原带领学生追溯《从神话龙到中国恐龙》的奇妙演化之路,到科普作家高春香引导的《二十四节气博物学》寻根之旅;从北斗专家王淑芳讲述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携北斗闯世界》的奋斗史诗,到航天专家唐玉华描绘《中国探月》的宏伟蓝图,再到营养专家阮光锋带来的《牛奶的营养与健康智慧》生活科学课。每一场活动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科学思维的种子,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科学的广度、温度与深度。
该活动成功引导近3000名师生从文字中触摸科学脉搏,为推进科普教育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的区域实践。
激活文本背后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
本次活动最显著的特色,是实现了“人”与“书”、“讲述”与“阅读”的有机统一。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们不再是遥远的名字,而是走进课堂的领读者和启发者。他们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真实的科研经历,为书本上的知识注入了灵魂与温度。

无论是中国古动物馆荣誉馆长王原对恐龙演化规律的生动阐释,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批大学生之一,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宣传部副部长(兼)王淑芳分享的“北斗人”攻坚克难的家国情怀,亦或是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对深空探测未来的深情呼唤,都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他们通过互动与故事,将科学家精神、科学方法等具象化地呈现给学生,让阅读成为一场与科学思想深度对话、感受科学人文情怀的精神旅程。
构建科普教育与全民阅读融合范式
此次“科普阅读进校园”系列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特色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家领读+精品图书配套+互动实践引导”的模式,有效将“读科学”与“学科学”、“用科学”融为一体,在校园内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配套的赠书环节,尤其是专家签名书籍,更成为连接课堂与课后、科学家与青少年的重要纽带,进一步拓展了科普阅读的辐射范围,使科学思想、科学精神通过阅读持续传播。

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