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人民号
科普号
北京号
微博号
头条号
腾讯号
百度号
央视频号
抖音号
微信号
首页
要闻
时政关注
北京要闻
社会热点
解读
健康
安全
探索
食品
观点
辟谣
生态
军事
体育
回眸
科创
科创关注
科创活动
科普
科普关注
科普活动
科教
科教关注
科教活动
科际精灵
人物
科学前辈
时代新人
直播
视频
图解
专题
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
神舟二十一号近日择机发射!即将返回的神二十乘组成果如何?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2025-10-24
央视新闻、央视网
公转周期1336.61年,这颗今秋最亮的彗星来了
今年以来地球上可观测的最亮彗星近期进入公众视野,它就是公转周期1300多年的C/2025 A6(Lemmon)彗星(以下简称“莱蒙彗星”)。
2025-10-23
新华社、央视新闻
就在今晚,猎户座流星雨进入最佳观赏期!肉眼观测是最佳方式
每年10月2日至11月7日之间,通常是猎户座流星雨的活跃周期。今年,它的极大时间预计在10月21日的21时左右,刚好是农历初一,几乎没有月光影响,是观赏流星雨绝佳的机会。
2025-10-21
央视新闻、新华社
AI懂后空翻,但懂“水会洒”吗?北京这一模型专补“物理规律”课
近年来,AI的进化让人目不暇接。从GPT系列“读懂语言”,到Sora系列“看世界”,我们一次次被AI惊人的能力所震撼。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随之而来:如果AI要真正走进物理世界,成为能洗衣、做饭、装配的机器人,它需要什么?
2025-10-18
北京科技报
Win10正式谢幕!从“C:”到“你好,智能体”,人机关系或已被改写
而在这场“谢幕”背后,是整个操作系统发展史的一次回望。从上世纪70年代的命令行黑屏,到图形化界面的普及;从掌上智能手机的触控,到当下AI赋能的无形系统;操作系统不仅是计算机的底层基础,更是人类与科技携手成长的记录。
2025-10-15
北京科技报
三大运营商均支持eSIM!你的下一张SIM卡,何必是张“卡”?
从一张信用卡大小的“身份巨无霸”,到藏匿于无形的“数字卡”,SIM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瘦身”与进化?它将如何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
2025-10-14
北京科技报
用“分子乐高”改变世界!诺奖得主带来一场材料学革命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领域的贡献”。
2025-10-10
北京科技报
当量子“穿墙术”走进宏观世界,诺奖得主在实验室“造出”薛定谔的猫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科学家把这种“反常识”从微观推向了人类可触摸的宏观世界——“奇异”的量子现象,可以在你手心大小的电路中发生,其通过超导电路系统可以从一个状态隧穿到另一个状态,就像直接穿过一堵墙一样。
2025-10-08
北京科技报
100万亿年后的宇宙终将漆黑一片?
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位于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身份照”又上新了!9月16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图像和研究成果,并正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2025-09-23
科普时报
毅力号新发现!火星可能真的存在过生命?
毅力号发现火星潜在生命迹象,真的存在过生命?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星际旅行存在哪些挑战?火星的宜居之地在哪里?
2025-09-11
北京科技报
/Index/dataList?style=1&cate_id=658585741940781056&type=news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怎样算“有效”晒太阳?看影子就知道
2025-10-27
北京青年报
流感说明书:致病原理→治疗→预防一条龙
2025-10-25
北京号
从老寒腿到下肢缺血:隐藏在腰椎旁的““神经开关“
2025-10-24
北京号
秋冬换季孩子总咳嗽?家庭护理比吃药更关键
2025-10-24
北京号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