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态
48小时内气温跌幅达11℃!未来三天,北京将迎大风强降温天气
一股强冷空气将于11月15日后半夜开始影响北京,带来大风和强降温天气过程。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市民需做好防风、防火和防寒保暖措施。
2025-11-14 北京科技报
勺嘴鹬:为方便干饭长出一套餐具
近日,被誉为“尊贵客人”的勺嘴鹬(yù)已陆续飞抵广东、福建、广西等地。你可能不知道,这些顶着“迷你勺子嘴”的小鸟刚完成了一场生命奇迹。它们出生于遥远的西伯利亚北极苔原,破壳仅一个多月,便凭借仅有鸡蛋般轻重的身躯,开启横跨8000公里的“长途马拉松”,飞往中国华南与东南亚的“温暖越冬屋”,而这段旅程的首站补给点,正是中国东部沿海的“条子泥”湿地。
2025-11-11 科普时报
满大街都是银杏树,为什么还是濒危物种?
从生物学角度讲,濒危说的是植物在野外环境的生存状况,不包括你所在的街道、小区里人工栽培的那些植物。因此,我们讲的银杏,指的是“野生银杏”。
2025-11-10 北京新闻
纵横冰雪的“雪山之王”了解一下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与科研工作的持续推进,昔日难觅踪影的“雪山隐士”——雪豹,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这种栖息于高原的猫科动物,兼具懵懂可爱的神态与矫健野性的气质,深受人们关注。10月23日是国际雪豹日。让我们借此机会,一起走近这位纵横冰雪之间的“雪山之王”。
2025-10-28 科普时报
今年南北季节体验差异显著 秋天真的变“短”了吗?
近日,“秋天是变短了吗”“南方夏天超长待机”等话题引发热议。为何今年南北季节体验差异显著?秋天真的变“短”了吗?专访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特聘专家朱定真进行解读。
2025-10-27 新华网
从77只到1.5万只,我国曾本土灭绝的这种珍稀保护动物迎来新生
“四十年来,我国的麋鹿数量发生了重大飞跃,由最初77只扩展到1.5万只,数量增长200倍,同时还通过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大种群向全国扩散,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5个县市建立起100多个麋鹿繁殖种群。”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麋鹿与生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白加德在发布《中国麋鹿保护成效报告》时这样说道。
2025-10-27 北京科技报
提前入冬,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
从全国来看,10月16日至2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其中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区降温幅度达10℃-16℃,局部地区超过18℃。
2025-10-22 人民网、央视网等
世界最小兽类再现北京!千万别捉
10月18日,一家科普教育机构在昌平区虎峪景区内开展地质和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时,意外遇到一种《北京兽类志》中一直有记载、但很少能被人们遇见的鼩鼱(qú jīng)——北小麝鼩。
2025-10-20 北京日报客户端、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两天一夜了,北京的雨还要下多久?为何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北京的秋雨已经下了两天一夜,仍在继续,本应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怎么下起了连绵秋雨,而且还持续这么多天?为何到了10月上旬北京还是降雨不断?“一场秋雨一场寒”有科学依据吗?
2025-10-09 北京科技报
国庆中秋天气出炉!北京晴好有降温,这些地儿宜出游
国庆中秋假日(10月1日至8日)临近,假期期间气象条件如何?是否适宜出行?哪些地方适合旅游?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2025-09-30 北京科技报
/Index/dataList?style=1&cate_id=658585905082351616&type=news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重磅!38位科学家、193项成果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6大重点任务!教育部等7部门发文部署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推荐阅读
一年最多能拍几次CT?
2025-11-14 科普时报
被当作“明星产品”的锯棕榈能防脱发吗?
2025-11-13 科普时报
占比超95%,这种流感毒株什么来头?
2025-11-12 央广网、中国科技网
被遗忘的时光——当记忆的星辰悄然隐没
2025-11-12 北京小汤山医院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