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当“00后”开始透析:这些习惯正在毁掉年轻的肾
2025-11-2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5105

小关两年前高中毕业,从老家来到杭州打工,勤奋努力的他不敢对工作有一丝松懈,总想着早点攒够钱回老家,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再也不用一个人漂泊。

去年开始,小关发现了身体的一些变化,腿总是有些莫名的肿胀感,小便后的泡沫也多了起来。由于本身就有高血压,小关无暇顾及这些身体的“小毛病”,就到药店随便买了点药对付一下。

三个月前,小关感觉自己的双腿肿胀感愈加严重,脑袋整天昏昏沉沉,连着休息两天也不见缓解。以为是高血压导致的,他依旧没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他连呼吸都觉得困难,还出现了心痛、恶心呕吐的症状,浑身上下不舒服,这才来到了医院肾内科门诊,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魏伟立即为他安排了血液、尿液、影像等相关检查。

然而,检查结果却全都指向了“尿毒症”!魏伟感到十分惋惜,“假如早一年到医院确诊治疗,也许结局会不同。”

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据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我国已有超过8200万成年人患有慢性肾病,却只有一成的人知道自己患病。

剩下的九成,也许到了被告知“肾功能异常”“尿蛋白升高”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的肾脏出了问题。

不疼、不痒、不出声,却在悄悄损耗肾功能。慢性肾病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是一种典型的“沉默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走向肾衰竭,甚至终身透析。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不难看到正值壮年,甚至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患上尿毒症。事实上,这个人数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根据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达10.8%。慢性肾衰患者总数估计在100万例左右,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就是“尿毒症”。

其中,10岁到30岁尿毒症患者占到了尿毒症患者总量的40%。而他们往往一旦发现病情,肾脏功能就已经损伤得很严重了。

尿毒症为什么年轻化?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全世界尿毒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已经从以往的50-60岁,逐步走向30-40岁,进而发展到11-20岁,其中2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数量还在增长。

究其原因,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年轻化以及健康意识薄弱密切相关。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使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功能受到干扰,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与毒素含量增加,并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加重肾脏负担。

经常憋尿

经常憋尿的人群,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长此以往,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吃太咸,吃太好

肾脏是排泄钠(也就是盐)的主要器官,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再加上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另外,一些年轻人经常夜宵吃火锅、烧烤等,长期高蛋白摄入也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肾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滥用药物

人体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肾脏,过量用药会对肾脏产生压力,还可能因药物作用受损。重要的是,药物中存在一些肾毒性药物,此类药物对肾脏造成的直接损伤极为严重。

不控制慢病

尿毒症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很多慢性疾病没有及时干预控制演变而来,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等,没有尽早干预都可能演变成尿毒症。

这些身体信号别忽视

肾脏损害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早期肾功能异常时体内的水分、毒素堆积排不出去,就会形成水肿、泡沫尿等。一旦出现这些不同寻常的信号,就表明肾脏在呼救。所以,一定要细心观察发现这些身体反常信号。

1. 眼皮浮肿、下肢水肿

武汉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汤荟在医院刊文介绍,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脏功能下降,水就会蓄积。如果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久坐久立后双足和双下肢水肿、手指发胀等,都要注意肾脏的问题。

2.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汤荟医生表示,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3. 皮肤瘙痒

汤荟医生提醒,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4. 尿液泡沫较大

北京老年医院肾内科住院医师田晓英2024年2月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时可出现泡沫尿。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不易消散时,应警惕蛋白尿的可能,如果泡沫较大,也应警惕。

5. 尿液颜色变化

田晓英医生表示,正常的尿液为澄清的淡黄色,当尿液变成洗肉水、浓茶色、酱油色或者浑浊如淘米水样时需及时就诊。

6. 尿量变化、夜尿增多

田晓英医生表示,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一般在1500-2500毫升,当一天的尿量小于400毫升时叫作少尿,小于100毫升时叫作无尿,大于2500毫升为多尿,尿量无论增多还是减少都应考虑与肾脏疾病相关;正常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夜间起夜超过3次,特别是年轻人夜尿次数增多,都是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7. 血压莫名升高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王德光2024年3月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常伴有血压升高,尤其年轻人血压升高的症状,要首先考虑有没有“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疾病。

8. 血肌酐升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周福德在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就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肾脏受损后,肌酐不能排出体外,从而使血肌酐升高。

9. 出现贫血

周福德医生指出,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早发现,避免进展到肾脏病的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的阶段。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大象新闻、红星新闻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44人当选,含13位女科学家
6大重点任务!教育部等7部门发文部署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重磅!38位科学家、193项成果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守护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透析不是终点:尿毒症患者的长期管理指南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临床医生谈:尿毒症透析的关键要点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尿毒症的早期警示:你该如何识别与预防?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