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荒漠上一声惊雷,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这一天,恰巧也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51岁的生日。这声“东方巨响”,成为他科学报国生涯中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钱三强
少年远行:发现裂变之光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少年时,曾就读于北京孔德中学,因篮球技艺出众得名“三强”,后其父以此寓意“品德强、身体强、学识强”。16岁考入北京大学。3年后,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与何泽慧成为同班同学。1937年,钱三强以报国之志,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正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钱三强在法国法兰西学院用可变压力云雾室做实验
在法国,钱三强勤奋刻苦,每天坚持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1940年,他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钱三强与何泽慧在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而此前国际上一直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
1946年,钱三强与何泽慧在居里实验室做铀核“三分裂”实验
这个发现一经公布,便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他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7年,34岁的钱三强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研究导师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该职位的中国人。
尽管在法国有恩师的指导和优越的研究条件,但钱三强始终心念祖国。钱三强曾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1948年,阔别故土11年的钱三强怀着为祖国发展科学的愿望,与何泽慧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回到祖国。
星火燎原:点燃中国原子能曙光
回国后,钱三强先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所所长,全身心地投入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工作。
1949年11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接收旧的研究机构和提出调整工作方案。钱三强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上任伊始就为建立新的物理学机构而奔走呼号。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50年5月正式成立。钱三强开始任副所长,次年便升任所长。组建之初,研究所就面临买不到仪器的困境。钱三强组织所内人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形象地将之比作“吃面包从种小麦开始”。他求贤若渴、广揽人才。两三年内,各方面的人才纷纷汇集北京。彭桓武、王淦昌、朱洪元、赵忠尧、杨澄中等就是这时在钱三强的邀请下加入研究所的。
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
1955年,他代表中国与苏联谈判,促成“一堆一器”协议,引进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奠定中国原子能研究的硬件基础。1958年,中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和加速器在北京房山坨里建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原子能时代。
排兵布阵:代号“596”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于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来说,那是一个被“卡着脖子”的年代。1959年6月,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关键图纸与设备,刚起步的原子弹研制陷入困境。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为“596”。
重新排兵布阵,这是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关键。此时的钱三强身兼数职,他是当时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又是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同时还是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不仅承担了繁重的科研攻关任务,还肩负起向核武器研制的关键岗位输送人才的使命。
1958年7月的一天,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说了一句幽默的话:“国家要放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
“大炮仗?”邓稼先马上就明白是原子弹,一时还来不及细想,便自言自语地说:“我能行吗?”
钱三强将工作任务和意义告诉了他,鼓励道:“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我相信你能干好!”
随着原子弹研制进入决战阶段,各系统都需要攻关的学术带头人。钱三强向二机部党组推荐了原子能研究所两位副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到核武器研究所工作。
许多重量级科学家——郭永怀、吴征铠、程开甲、于敏、周光召、黄祖洽、陈能宽、吕敏等,都在钱三强的动员和推荐下加入核武器研制队伍中。
东方巨响:戈壁滩上的生日礼物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59分40秒,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主操作员韩云梯按下了牵动人心的按钮。
五、四、三、两、一,起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产生的蘑菇云
一个巨大的太阳般的火球腾空而起,随后,火球与地面冲起的尘柱连成一体,形成极为壮观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试验结果证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结构设计,各种零部件、组件和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各种测试方法和设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钱三强眼角挂着泪花,感叹道:我们的“596”争气弹终于成功了!
当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绽放时,它不仅是中国科技力量的宣言,也是献给这位科学巨匠最厚重、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晚年的钱三强在办公室
从青丝到白发,从年少立志到一生耕耘,钱三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倾尽心血。1999年,国家追授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25年10月16日,是钱三强诞辰112周年。他的一生,不仅兑现了父亲为他取名“三强”时所寄予的厚望,也实现了“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诺言。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强国之路上继续前行。
参考资料:
1.CCTV国家记忆.国家记忆|“两弹一星”元勋中,7位因他走上研制一线!
2.央视新闻.56年前的那条“爆炸性”新闻,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
3.央广网.【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4.北京日报客户端.钱三强:不要叫我“中国原子弹之父”
5.科技日报.怀科学报国志干惊天动地事——纪念钱三强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6.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他51岁生日这天,国家放了一个“大炮仗”!丨钱三强
来源:北京科技报
撰文:记者 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