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十一”出行不“踩坑”,衣食住行全攻略
2025-09-29 来源:应急总医院 阅读量:5381

“十一”假期,秋高气爽,是人们出行游玩、放松身心的好时节。无论是奔赴山川湖海领略自然风光,还是穿梭于城市街巷感受人文气息,出行都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合理的衣食住行安排,是保障我们拥有愉快、健康假期的关键。为此,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缪国斌送给大家这份“十一”假期健康出行指南,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实用建议,助力大家度过一个健康无忧的假期。

衣:“穿”越温差,时尚健康两不误

“十一”期间,各地天气多变,温差较大,合理穿衣是保障出行健康与舒适的第一步。

巧用天气“情报”,精准搭配行装:出行前,借助专业的天气预报平台,详细了解目的地在假期每日的气温、降水、风力等情况。比如,若前往北方山区,可能白天温暖,夜晚寒冷,且可能有降雨,那就要准备防风防水外套、保暖内衣和轻便雨衣;若去南方沿海城市,白天炎热,晚上稍凉,短袖、薄长裤和一件薄开衫会是不错的选择。

分层穿搭秘籍,轻松应对冷暖:采用“三层穿衣法”,内层选透气吸汗的纯棉材质,快速排出汗液,保持身体干爽;中层搭配保暖的抓绒衣或薄羽绒服,根据气温灵活增减;外层穿上防风防水的冲锋衣,抵御恶劣天气。例如,在登山过程中,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只需将外层冲锋衣拉紧,就能有效保暖。

配饰点睛之笔,增添温暖与时尚:一顶合适的帽子能起到保暖和防晒的双重作用,宽边遮阳帽在阳光强烈时保护脸部皮肤,毛线帽在寒冷天气里温暖头部。围巾也是实用配饰,可围在脖子上保暖,还能在需要时当作披肩。此外,根据目的地准备手套和袜子,寒冷地区选厚实的,潮湿地区选透气快干的。

食:“食”刻守护,畅享美味无负担

美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注意饮食卫生才能让味蕾尽情享受,身体不受伤害。

慧眼识“店”,安全用餐有保障:选择餐厅时,优先挑选证照齐全、卫生评级高、口碑好的地方。可以通过美食推荐平台查看其他顾客的评价和照片,了解餐厅的环境和菜品质量。避免在路边无证摊贩处就餐,这些地方的食物卫生难以保证,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食材新鲜度,健康饮食的关键:点餐时,仔细观察食物的色泽、气味和质地。新鲜的肉类应色泽红润,有弹性;海鲜要活蹦乱跳或肉质紧实;蔬菜应翠绿鲜嫩,无黄叶和腐烂部分。对于生腌、生拌等生食,要谨慎选择,因为它们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如果没有经过严格处理,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自带“干粮”,应急又健康:准备一些方便携带、不易变质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坚果、水果干等。水果选择苹果、橙子等耐储存的品种,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在保鲜盒中。同时,带上足够的饮用水,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经煮沸的自来水,防止感染肠道疾病。

合理控量,美食与健康兼得:假期出行,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既能品尝到多种美食,又能减轻肠胃负担。注意饮食均衡,搭配适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住:“住”享安心,优质睡眠焕活力

一个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能为出行提供良好的休息保障,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天的旅程。

优选“安乐窝”,舒适睡眠第一步:提前预订酒店或民宿时,查看其他客人的评价和照片,了解房间的隔音效果、床铺舒适度、卫生条件等。选择隔音好的房间,避免外界噪音干扰睡眠;舒适的床铺能让你在疲惫的旅途中得到充分放松。到达住宿地点后,仔细检查房间的卫生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解决。

规律作息,假期也有“生物钟”:尽管在假期,也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起床、睡觉,避免熬夜和过度赖床。晚上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早上按时起床,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如果行程安排较满,白天可以适当进行午休,恢复体力。

营造“梦之境”,助眠小妙招:睡前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关闭房间内的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拉上窗帘,使房间保持黑暗,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如果住宿环境嘈杂,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睡前还可以泡个热水澡、喝一杯温牛奶,帮助放松身心,进入甜美的梦乡。

行:“行”稳致远,安全出行乐无忧

出行安全是享受假期的前提,无论是选择何种交通方式,都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旅途平安。

规划“出行蓝图”,避开拥堵与风险:出行前,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包括交通方式、路线、景点游览时间等。提前了解目的地的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如果选择自驾游,要检查车辆的性能和安全状况,如轮胎气压、刹车系统、机油液位等,并准备好应急工具和物品。

遵守交规“红线”,平安出行每一步: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自驾出行,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排队候车,有序上下车,避免拥挤和推搡。自驾时,系好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指示行驶,保持安全车距,注意观察路况。

人身安全“警钟”,时刻牢记在心间:在景区游玩时,遵守景区的规定和安全提示,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或危险地带。进行刺激性游乐项目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在人多的地方,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携带儿童出行时要时刻关注儿童的动向,防止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

应急“锦囊”在手,遇事不慌不忙: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医疗资源和紧急救援电话,携带一些常用的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晕车药等。将重要的证件和资料进行备份,存储在手机或云端,以防原件丢失或损坏。

来源:应急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注意!假期出行前要对家用电器做这些检查
2025-09-30 中国科普网
国庆中秋天气出炉!北京晴好有降温,这些地儿宜出游
2025-09-30 北京科技报
假期山区游玩,突遇山洪、泥石流怎么办?
2025-09-30 中国科普网
国庆中秋假期,来中国科技馆共享“科普盛宴”
2025-09-30 中国科技馆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