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颖
脸红、刺痛、泛红、干痒,换季就像火山爆发,护肤品用了比不用还糟,如果你有这些烦恼,大概率正遭受着一种被忽视但又很常见的皮肤病——玫瑰痤疮。这不是简单的“皮肤敏感”,也不是普通的痘痘或者过敏反应,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问题,最初只是脸颊发红。时间久了,红血丝加重,还会冒出丘疹、脓包,皮肤变得粗糙且增厚。很多患者最先做的就是疯狂找“舒缓敏感”的护肤品,想靠成分温和的产品来加以解决。但只是舒敏,玫瑰痤疮不会好,只会反复发作,甚至加重病情。
一、玫瑰痤疮≠皮肤敏感
很多人把玫瑰痤疮当成“敏感肌”。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敏感肌更像是一个状态,敏感肌可以出现在任何肤质上,它是皮肤屏障受损之后出现的一种状态。而玫瑰痤疮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免疫、螨虫、血管功能异常等等。很多玫瑰痤疮患者看起来是“脸红得很健康”,实际上,皮肤内部始终处于炎症状态,免疫系统也是处于异常兴奋状态。单纯用舒缓修复的产品,或许可以暂时缓解刺痛、泛红,但根本无法控制皮肤内部的炎症。想要改善玫瑰痤疮,就必须跳出“舒敏”这一步,走向更加科学、系统的护肤模式。
二、科学护肤,从理解皮肤开始
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屏障常常是长期失衡的状态:皮脂分泌减少,水分蒸发增多,角质层变薄,对外界刺激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同时,皮肤内部的微炎症是常年存在的,还有一些人合并皮肤螨虫繁殖。所以,护肤第一步不是猛上功效产品,而是让皮肤“住下来”。就像一座着火的房子,先灭火,稳住,再考虑重新装修。这时候就可以采取以下护肤策略要点加以解决。
一是温和清洁:选用无皂基、氨基酸类洁面产品,无香精、低刺激,避免过度清洁与搓揉皮肤。
二是保湿修复:采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角鲨烷等成分产品,能帮助锁水和修复屏障,但并不是涂抹得越多越好,而是选择质地轻薄、贴肤的产品。
三是抗炎镇静:采用含有烟酰胺(低浓度)、甘草酸二钾、积雪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等成分产品,可以降低皮肤炎症,缓解红、痒、热等不适。
四是减少刺激源:停用一切含有酒精、香精、果酸、水杨酸或高浓度活性成分的产品,护肤步骤应精简至最少。
三、舒敏仅是起点,后续发展才是关键所在
很多人会习惯在皮肤稳定之后马上“加码”——美白+抗老+控油。如此一来的结果是,刚刚好的皮肤又开始爆红、发痒、起疹子。玫瑰痤疮的护肤是不能贪快的,需要循序渐进。真正的科学护肤是有节奏感的,要以皮肤为中心,观察它的变化,随时调整。举个例子:烟酰胺经常被推荐用来舒缓泛红,不过玫瑰痤疮患者用浓度过高(大于5%)就会引发刺激,所以开始的时候选择1%~2%的浓度最安全。抗炎成分如甘草酸二钾也要搭配合适的载体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盲目跟风不如考虑适配性。有些患者合并皮肤螨虫过度繁殖,表现为毛孔粗大、油脂多、长小丘疹,这种状况用含有甲硝唑或依维菌素的外用药物会更有效。但这属于医学治疗的范畴,不能依靠护肤品来解决。
四、改变,从建立耐心开始
玫瑰痤疮不好治,症状会随着季节、饮食、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护肤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很多人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效果很明显,然后就进入了平台期,最后又开始反复,然后就开始怀疑一切。其实这是一个皮肤自我调节的过程,不是失败。关键是要维持一个温和、可持续的护理体系,给皮肤足够的稳定空间。不要频繁更换护肤品,也不要指望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理想的状态是,你甚至“感觉不到皮肤的存在”,没有刺痛感,没有紧绷感,不再需要随时去“补救”了,这才是皮肤恢复健康的标志。
总而言之,玫瑰痤疮既是一种皮肤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警钟。当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作息不规律时,皮肤往往会第一个“出声”。科学护肤,不是要追求完美肌肤,而是要学会与皮肤和平相处。
(单位:龙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