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齐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在发病的黄金时间内及时识别并送医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快速识别身边人是否突发脑卒中呢?以下这些方法和要点一定要牢记。
掌握“BE FAST”快速识别法则
“BE FAST”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且简单易记的脑卒中快速识别口诀,它涵盖了脑卒中常见的关键症状。
B(Balance,平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丧失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们能够平稳地站立、行走和完成各种动作。但如果身边的人突然走路不稳,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或者在进行一些日常动作,如伸手拿东西、转身时,身体不受控制地摇晃、倾斜,甚至无法保持站立姿势而摔倒,这很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小脑或脑干等控制平衡和协调运动的区域。
E(Eyes,眼睛):留意患者视力方面的变化。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视力模糊,原本清晰的世界变得朦胧不清;或者出现单眼或双眼视物不全,如视野中出现盲区,看不到一侧的物体;甚至可能出现复视,即看东西有重影,一个物体看成两个。这些视力异常症状提示脑部血管病变可能影响到了视觉神经通路,导致视觉信息无法正常传递和处理。
F(Face,面部):让患者微笑,这是判断面部是否受影响的一个简单方法。正常情况下,微笑时面部两侧肌肉会对称地收缩,嘴角上扬。但若患者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嘴角会向一侧歪斜,无法做出正常的微笑表情,就像面部被“冻住”了一部分。这是因为脑卒中影响了面部神经,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受损。
A(Arm,手臂):要求患者平举双臂,保持10秒钟左右。如果发现一侧手臂很快无力下垂,无法维持平举状态,或者患者自己感觉一侧手臂麻木、沉重,像灌了铅一样,使不上劲,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抓握动作,这就提示可能存在脑部供血问题,影响了控制手臂运动的神经区域。
S(Speech,语言):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让其说一句简单的句子,例如“今天天气不错”。如果发现患者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像嘴里含着东西一样,或者词不达意,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内容,甚至完全不能说话,或者理解他人的语言出现困难,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很可能是脑卒中影响了大脑的语言中枢。
T(Time,时间):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都要高度警惕,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将患者尽快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大量脑细胞死亡,早一分钟得到治疗,患者康复的机会就越大。
关注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BE FAST”所涵盖的症状外,脑卒中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表现。比如,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这种头痛往往与以往不同,疼痛程度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可能是脑出血等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的。还有些患者会出现意识改变,如突然变得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这表明脑部病变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大脑的高级功能。
特殊人群的识别要点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期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他们本身就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即使出现的症状相对轻微,也不能掉以轻心。例如,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等感觉不敏感,当出现轻微的肢体麻木或无力时,可能不会主动表达,这就需要身边人更加细心地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提高识别能力。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可疑症状,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初步判断,并及时采取行动。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头部稍微抬高,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要及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快速识别身边人是否突发脑卒中,是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一步。让我们每个人都掌握这些识别方法,为身边人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单位:玉田县中医医院,省市:河北省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