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化疗药副作用别慌!药师教你科学应对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9万

撰文/侯自立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犹如一柄“双刃剑”,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扰的副作用。许多患者因对这些副作用感到恐惧,甚至影响了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减轻化疗药副作用带来的痛苦。接下来,本文就带你深入了解化疗药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

一、化疗药副作用从何而来

化疗药物作用的核心机制,是阻止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分裂。然而,人体中除了癌细胞,还有许多正常细胞也处于快速生长状态,如毛囊细胞、口腔和胃肠道黏膜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等。化疗药物无法精准区分癌细胞和这些正常细胞,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误杀”快速生长的正常细胞,这便是化疗药副作用产生的根源。

以最常见的脱发副作用为例,头发的生长依赖于毛囊细胞的不断分裂更新,化疗药物抑制细胞分裂,毛囊细胞受到影响,头发就会脱落。而骨髓造血细胞受影响后,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使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贫血、出现出血倾向等。

二、常见化疗药副作用及表现

(一)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约70%~8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同时还会作用于大脑的呕吐中枢和催吐化学感受区,双重作用下引发恶心呕吐。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口腔溃疡、腹泻或便秘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

(二)血液系统反应

化疗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可能使患者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表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内脏出血。

(三)皮肤及毛发反应

除了脱发,化疗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皮疹,指甲变脆、变色等。一些化疗药物还可能引起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掌和足底感觉异常、麻木、红斑、疼痛,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四)其他副作用

部分化疗药物可能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心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肾功能下降;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手脚麻木、感觉异常、记忆力减退等;一些患者在化疗后还会出现疲劳、情绪低落等全身症状。

三、科学应对化疗药副作用

(一)恶心呕吐的应对

在化疗前,医生通常会根据化疗药物的致吐程度,提前使用止吐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等,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患者在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呕吐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恶心呕吐严重,无法进食,应及时告知医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二)血液系统反应的处理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密切监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当白细胞降低时,患者要注意预防感染,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贫血患者可多吃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红枣等,严重贫血时需输血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要防止磕碰受伤,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三)皮肤及毛发护理

脱发是暂时的,患者可以提前准备假发、帽子或头巾,以保持良好的形象。日常做好皮肤清洁保湿,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搔抓皮肤。出现手足综合征时,尽量避免手足受压和摩擦,穿宽松舒适的鞋袜和手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症状。

(四)重要器官保护与其他症状缓解

化疗期间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评估重要器官功能。若出现器官功能损害,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化疗方案或给予相应的保护药物。对于神经系统毒性,可补充维生素B族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感到疲劳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但也不要长期卧床,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疲劳;情绪低落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化疗药副作用虽然令人烦恼,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患者与医生、药师密切配合,了解副作用的发生机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痛苦,顺利完成化疗疗程,为战胜癌症奠定坚实基础。

(单位:邢台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靶向药、免疫药、化疗药怎么选?医生+药师联合制定方案
2024-12-09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