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轻松降压,守护健康每一天
2024-12-2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邵伟萍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特点为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段呈青年化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高血压尚无法治愈,但是通过综合干预手段,可以稳定血压水平,避免疾病进展。因此,需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维持血压水平正常,保护患者的健康状况。本文主要就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展开科普。

  1.什么是高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定义为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高血压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在确诊高血压患者中,超过40%的患者无自觉症状,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烦躁、手脚麻木等。持续高血压会引起多种靶器官损伤,导致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具体发生机制,多数学者认为环境、遗传因素与该病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高血压家族史、超重肥胖、长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等因素会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该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且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用药治疗。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为了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情况,需要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①心理护理:情绪波动会影响人体血压变化,过度紧张焦虑会引起血压水平升高,增加身体负担,甚至会引起高血压脑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看书、写字、钓鱼等活动,从而缓解精神压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可以通过深呼吸、与他人倾诉、听音乐等方式,纾解压力,从而保持心情平稳,减少血压波动。叮嘱患者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有助于稳定病情。

  ②健康教育:许多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足够的健康知识,对生活方式干预、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需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医院、社区组织的健康讲座,学习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并注意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饮食对血压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家庭血压测量仪,定期测量血压水平。此外,还可以指导高血压患者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医院定期推送科普文章,促使患者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

  ③用药护理:降压药物可以维持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因此,需要详细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督促患者坚持用药。对于记忆力下降的患者,指导患者写用药日记或者使用打卡表记录每天的用药情况,避免漏服、错服的情况发生。

  ④生活方式指导:叮嘱患者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超重肥胖患者,需要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如跑步、游泳、爬楼梯等,老年患者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同时要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如菠菜、白菜、苹果等,限制食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避开高钠食物,如牛奶、酸奶、酱油等食物;还要避开肉汤类食物,如排骨汤、海鲜汤,避免尿酸水平升高;尽量少吃、不吃高糖高脂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炸鸡等。

  3.结束语

  高血压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若不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可导致多种高血压并发症发生,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好日常护理,维持血压稳定,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