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科学的浩瀚宇宙中,每一位科学巨匠都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文明的进程。《科学巨匠后人访谈》系列,通过与科学家后人及科研后辈的深入对话,重新诠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聆听科学记忆,感受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探索科学巨匠们不朽的精神遗产。
“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是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名学生而作的诗句。这不仅是他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真实写照,还是地质人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日前,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的《仰望》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中,李四光的外孙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李四光纪念馆(北京)馆长助理、高级顾问邹宗平女士出席活动。
▲邹宗平以《石迹耿千秋》为题讲述李四光的传奇一生 摄影:李晶
邹宗平幼年开始跟随外祖父母生活,一直以爷爷、奶奶称呼他们。在她的回忆里,爷爷时常不在家,作为新中国地质工作的领导者,虽然出野外的工作减少了,但在科研规划和组织方面的工作却异常繁忙。然而,爷爷的形象又是亲切的,他会挤出时间耐心陪伴家人,“创作”有趣的故事给她听,这些故事至今仍犹在耳畔。邹宗平打趣说:“他对家人的陪伴,是用质量弥补了数量。”
邹宗平女士以《石迹耿千秋》为题,介绍了自己的“爷爷”、新中国地质事业领导者之一——李四光的传奇一生。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889年,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因在家中排行第二,取名“仲揆”。14岁时,他报考武昌高等小学误把年龄填入姓名栏,舍不得再买报名表,便将“十四”改写为李四光。
求学期间,李四光凭借优异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官费赴日留学的机会,报考了大阪高等工业学校的船舶制造专业。
▲23岁的李四光被推选为湖北省实业司司长
1910年,李四光毕业后回到武汉教书。次年,因在武昌起义中表现卓越,23岁的他被高票推选为湖北省实业司司长。上任后,他致力于整顿实业司,发展湖北实业。然而,造船需要钢铁。当时的中国连个像样的铁矿都没有,李四光的造船理想无从实现。
恰逢民国政府颁布奖学金再次送学生留学,他便去往英国转学采矿专业。一年后,他深感采矿并非解决之法,于是再转专业,改学了地质学。
▲英国留学期间在煤矿做工的李四光(右)
1918年,李四光用流利的英文完成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被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在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的引荐下,受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李四光决定回国任教。他想:“先培养学生,有了队伍就可以开展地质工作了。”
▲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李四光(中)
1921年至1936年,李四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教授、系主任,培养出了一批新中国成立后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领军人物,其中20余位先后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登上世界科学论坛
学术上,李四光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创建了“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凭借着诸多创造性的思想及研究成果,李四光成为第一位登上世界科学论坛,加入探讨重大地质理论问题行列的中国科学家。
▲李四光有关地质力学的部分著作
此外,李四光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于1922年撰写了第一篇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文章。1931年至1937年,他带领学生在安徽黄山和江西庐山做冰川考察,发现了更多、更明显的冰川遗迹。李四光将这些工作梳理汇总,写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1938年《自然》杂志看了李四光的《冰期之庐山》一书的书稿后,在《自然》上发文介绍他在中国东部的冰川研究工作。文章立刻引起业界关注,彻底打破了中国没有第四季冰川的固有认知。1939年,他整理出版了第一本由中国人撰写的《中国地质学》。
除此之外,李四光早年还深入研究了䗴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整理分析出䗴的12条鉴定方法,发表多篇论文,著成科学巨著《中国北部之䗴科》,并以此研究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他以创立字“䗴”作为英文Fusulinid(一种微体古生物)对应的中文翻译,被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
▲李四光参加英国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二排右十三位)
抗战结束以后,李四光于1948年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到英国参加了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彼时,中国地质科学研究水平已在世界地质科学研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为祖国发展找矿藏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各大报纸刊登了所有政协委员的名单,李四光的名字赫然在列。国民党当局设法在英国找到李四光,想让他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称号,而且不要回国。
收到消息后,李四光当晚提着一只小皮箱只身跨过海峡来到法国,又经数月努力,辗转瑞士、意大利多地,终于回到了新中国。
回国后,周总理邀请他组织动员全国的地质工作者为国家建设寻找资源。他随即给地质工作者们写信,重组全国的地质工作,规划成立“一会、二所、一局”,即中国地质工作计划调配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
▲图为李四光写给全体地质工作者的一封信
1952年地质部成立,李四光担任地质部部长。当时,全国的工业生产都在“等米下锅”,这“米”就是需要地质人找寻的矿藏资源。
金矿、银矿、铜矿、铁矿和盐矿……地质部都要寻找,作为燃料的石油也不例外。
20世纪早期,科学界的主流看法认为中国是贫油国家。李四光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国不仅有石油,而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并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
1953年到1959年,地质队深入松辽平原进行了6年艰苦的石油普查,在建国十周年的前几日打出了第一口喷油的油井——工业油流油井。此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陆续被发现,很快解决了当时中国石油的自给问题。
1959年,他完成了12篇著作,其中包括地质科学巨著《地质力学概论》初稿,以及地质工作成就的总结性文章《建国10年来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等。
▲李四光晚年时参加地质考察(右四)
晚年的李四光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他尤其关注地热能源开发和地震预报,为此做了长期大量艰苦的工作。“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是李四光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来源:北京科技报
记者:李晶
除署名外,其余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