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鸭”全靠打激素才长得那么快?
编辑 刘昭
近日,无锡新闻综合频道对街头廉价烤鸭的调查在微信上被到处转发,其中提到的鸭子生长速度过快、长期注射激素等问题,再度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肉鸡肉鸭之所以现在能够“速成”,完全是科学进步的结果。“打激素”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既不合法,对养殖户来说也不合算,公众不用过于担心。
几年前,“速成鸡”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如今,“速成鸭”又成为热议的话题。“速成鸭40天长3斤你还敢吃吗”“揭秘‘速成鸭’养殖过程,一个月出栏”,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通常会对鸭子这么快的生长速度产生疑问,怀疑是用了什么“特殊”手段。不过,如果了解目前全球商品家禽的生长性能,就能明白“速成鸡”“速成鸭”现象不足为奇。
阿肯色大学农业学部的一篇研究文章《Hormones in Our Poultry: Is It for Real? 》,梳理了1925年以来肉鸡的生长速率,最早的时候肉鸡出栏需要16周,到了2010年只需要6周。同样,肉鸭的生长速率也在提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艳博士对商品肉鸭养殖技术的分析中提到,现在的商品肉鸭长得“又快又好”,不仅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3~56天。可以说肉鸡肉鸭等商品禽类“速成”,已经是行业内的常识,只不过因为信息不对称,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这不可能。
肉鸡肉鸭之所以现在能够“速成”,离不开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阿肯色大学农业学部那篇文章提到,“自60年代后,世界各地多个机构的科学家们对禽类进行了仔细的遗传学研究,同时研究它们生长的营养、环境和健康需要,才有了现在集约高效的养殖方式。”
而“打激素”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这种说法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被命名为“激素神话”。国际家禽协会专门撰文,列举了多条证据来证明“激素神话”不可能成为现实。第一,添加激素在大多数国家都是明令禁止的,我们国家的规定亦如此,《兽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第二,“打激素”反而会增加养殖成本;第三,研究表明,激素本身对家禽生长是无效的,国内也有学者持这样的看法,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动物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称,“激素的成本不仅高,技术要求复杂,而众多实验数据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因此,打激素既不合法,对养殖户来说也不合算,“激素神话”也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今年1月份,山东卫视公共频道《真相力量》栏目,曾对“速成鸭”问题进行调查,节目中虽然也有对“速成鸭”的污名化,但不同于无锡新闻综合“打激素”的说法,调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了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提高肉鸭肉鸡的生长速度无任何帮助,只是为了抗病,保证家禽在养殖期内能够“健康”。调查发现,按照规定,肉鸡肉鸭在上市前需要有几天的“休药期”(时间长短由药物种类决定),但是一些养殖户滥用抗生素,不设置停药期,而上市后该有的药残检验检疫又不到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谈及“速生鸡事件”时曾说,“白羽鸡 45 天出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但是用抗生素的事情对不对呢?合理用药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科学用药,遵守用药量、休药期等规定。”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烤鸭廉价与鸭子是不是速成没有关系,更可能与原料质量、加工工艺有关。同样是“速成鸭”,来源鱼龙混杂,不排除一些不良商家在购进“白条鸭”时,买的就是较廉价的产品,并且采用的是最廉价的加工方式。
所以,鸭子长得快根本不用担心,“速成鸭”靠激素催长的说法不靠谱。■
(本文转自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
长期使用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文/鲁闻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长期使用铅笔会不会导致铅中毒?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一些人。其实,产生这种疑问的人往往认为铅笔芯中含有铅,使用含铅的铅笔,自然就有可能导致铅中毒。
那么,铅笔芯中到底含不含铅?要解答这一点,我们还得从铅笔的起源和发展说起。公元16世纪,在英格兰一个叫博罗代尔(Borrowdale)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后来,拿破仑军队中有一名叫康特的军官,他在反复试验后,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非常耐用的铅笔芯。此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硬性铅笔)、B(软性铅笔)、HB(软硬适中的铅笔),实际上表示笔芯的硬度。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一样。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铅笔的生产过程,根本没用到铅这种金属,那么为什么还要叫它铅笔,而不是“石墨笔”之类的呢?这是因为在石墨被发现的早期年代,化学这门学科还十分不成熟,人们对石墨这个新事物缺乏准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发现的是铅矿石,并将石墨命名为“铅矿石”。
既然铅笔芯中不含铅,那么是否使用铅笔就绝对安全呢?有的人在使用铅笔的时候,经常会把铅笔叼在嘴边,甚至咬两下。其实,对于那些有咬铅笔习惯的人而言,还是要多加注意,改掉这个坏习惯。
这是因为铅笔的木杆外面一般涂有彩色的颜料,如果颜料中含有微量的重金属或是其他有害物质,那么这些有害物质往往会在咬的过程中进入人的口腔,进而被人吞下肚子。
综上而言,大家使用的铅笔芯中,根本就没有铅这种金属,因此,正确地使用铅笔,是不会导致铅中毒的。■
(本文转自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
绿豆没煮熟究竟能不能吃?
绿豆的组成成分和黄豆、蚕豆等豆类大同小异,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虽然比其他豆类稍低,但是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未煮熟的绿豆依然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没煮熟的情况下不可食用,否则也会造成腹泻、腹胀等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
文/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柿子不能空腹吃?
担心空腹不能吃柿子的,主要是担心柿子中鞣酸太高会增加患胃柿石的风险。但高鞣酸并不是形成结石的唯一因素,低浓度胃酸、低胃动力也是人体植物性胃石的因素。所以,如果空腹吃柿子不会觉得难受,基本不用太担心会形成结石。
文/食今不昧微信公众号
高钙牛奶“钙高一筹”?
高钙奶的原料也是普通牛奶,只是在生产时人为添加了一些钙使钙含量增高了一些。但牛奶中加入过多钙,有可能导致钙、磷比例不平衡,反而影响钙质吸收。所以高钙牛奶未必是补钙佳品,人体也不见得能照单全收,任何营养素的摄取都应遵循适量、均衡的原则。
文/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