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揭开血型的面纱
2025-02-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979

撰文/唐涌连

人类对血型的探索已有百年历史。血型检测是所有输血操作的第一步;在上户口和亲子鉴定时,血型是遗传关系的重要参考;在移植患者,血型更是很多移植选择的关键因素。这个看似简单的血液分类,实则蕴含着复杂的遗传机制、免疫原理与生命密码。

一、血型的百年探索之路

输血治疗在很久以前就有记载,但是成功的例数不多,人类也从未停止探索,直到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实验室中首次发现人类血液存在不同类型。他将志愿者的血液样本混合后观察到,部分样本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而另一部分则保持均匀状态。通过进一步分析,他识别出三种基本血型:A型、B型和C型(后改称O型),两年后他的学生又发现了AB型。这一发现奠定了ABO血型系统的基础,兰德斯坦纳也因此获得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为血型之父。1940年,兰德斯坦纳与同事再次发现Rh血型系统,该系统中最重要的是D抗原,红细胞含D抗原者为Rh阳性(约占全球人口的85%),在我国Rh阳性人数占比更高,Rh阴性因人群占比少被称为“熊猫血”。

二、血型只有ABO与Rh吗

其实不然,血型的种类有很多,目前已知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种,其中ABO和Rh系统只是因临床意义重大而被广泛应用。除大家熟知的ABO和Rh系统外,MN、Kell等血型系统在特殊病例中也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医疗中,ABO和Rh血型检测已满足大部分的输血要求,只有配血不合等特殊情况才会检查其他系统。

三、O型血是万能的吗

人们常说O型血是万能的,其实是很片面的理解,虽然O型血上面没有抗原,理论上可以输给任何一种血型的人,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有抗A、抗B抗体,直接输给其他血型的患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溶血输血反应,严重会导致生命危险,对受血者的健康不利,所以还是要选择相同血型输注才最安全。

四、血型会变吗

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不会改变,但是当个体发生某些疾病时,如肠癌、血液病等可能出现红细胞膜上面的抗原物质减少或受干扰,此时检测血型就会有所改变,后期疾病恢复,血型也可以变成原来的样子;还有移植以后的病人,如果供者的血型和患者的血型不一致,移植成功以后患者的血型就会变得和供者一样的血型,这时血型会发生改变。

五、血型与性格相关吗

经常看见有些书上写着不同血型性格不一样,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性格是在人出生以后,受外部环境、家庭、教育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同时也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很强的可塑性,而血型一般情况不会改变,所以血型和性格没有必然的联系。

六、血型的社会意义

在亲子鉴定中,血型可排除而非确定亲子关系。法医学中,血型可用于缩小嫌疑人范围。此外稀有血型人群(如Rh阴性)通过建立互助组织,形成跨地域的生命救援网络,血站爱心献血人士也有相应的群体,随时为需要输血的人群奉献爱心,还有一些特殊血型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血型发生了突变,更加稀有,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号召,在多个基因库里才能找到适合的供血者。

七、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正探索将A型或B型血改造为通用O型血,通过去除红细胞表面抗原,突破血型输血限制。2022年《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成功编辑猪的血型抗原,为异种输血奠定基础。未来可能根据血型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血型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守护生命从百年前的偶然发现,到如今精准医疗的重要坐标,血型科学始终书写着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与尊重。

血型不仅是血液的“身份标签”,更是打开多个领域的钥匙。生命的奥秘藏在每一滴血液中,而科学的魅力在于将复杂的生物现象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力量。当我们理解血型的本质,也就更懂得敬畏生命的多样性与精密性,每一种血型都是自然演化的独特馈赠,值得我们以科学之光温柔以待。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蚊子偏爱某种血型?中疾控专家:无明确关联
2025-06-05 央视新闻客户端
血型的秘密:输血背后的科学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