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
今起灭菌乳新国标实施!配料表有这三个字不能算纯牛奶
9月16日起,我国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牛(羊)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2025-09-16 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
工人日报三问预制菜:什么是预制菜?安全健康吗?餐馆应否告知?
近日,预制菜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专家表示,预制菜并不可怕,但关键要有门槛,建议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国标,设置准入门槛,使得预制菜行业能够规范健康发展。同时,餐馆使用预制菜应该事先告知消费者,把吃不吃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此外还应采取明厨亮灶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后厨等透明化。
2025-09-16 工人日报
罗永浩吐槽西贝引大战!预制菜有没有你想的那么“坏”?
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论,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情绪。从家庭厨房到餐厅外卖,预制菜似乎正在逐步重塑我们的饮食方式。但与此同时,围绕预制菜的争议也从未停歇——它到底是“厨房革命”还是“食品退步”?它的营养、安全与性价比究竟如何?
2025-09-13 北京科技报
0.00000005克致死!散装的“即食肉制品”,可能藏着这种毒素
网络销售的小微品牌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如鸡架、鸡爪、酱卤肉等),如果在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环节控制不当,可能会成为导致肉毒中毒的高风险食品。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接报多例因食用网购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导致的中毒病例,肉毒毒素就是造成中毒的“隐形杀手”。它的毒性大概是砒霜的1000万倍,0.00000005克即可致命。
2025-09-09 北京科技报
冰箱里的肉最多能“冻”多久?一文看懂→
很多家庭的冰箱像是一个“小超市”,只要是吃的都塞进去,生肉、剩菜、饮料、没喝完的牛奶,久而久之,细菌遍布冰箱各处。其中,有一种细菌即使在-20℃冷冻条件下也能存活,且感染后严重者可能致命,它就是李斯特菌。感染李斯特菌会出现什么症状?夏季怎么防住这种危险的细菌?一起来看!
2025-08-24 北京号
中国科学家惊人发现:土豆和番茄可能是“直系亲属”
我们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两道菜——醋溜土豆丝和番茄炒蛋,最近被中国科学家扒出了惊天秘密,两道菜的主要食材原料可能是“直系亲属”。
2025-08-24 科普中国
鸡蛋怎么吃更有营养?每周吃够这个量让你更健康
鸡蛋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的营养其实很丰富,每周吃够一定数量鸡蛋的人有助于延长寿命。
2025-08-24 北京号
冰淇淋、雪糕和冰棍,别再混淆不清
炎炎夏日,冰凉清爽的冷冻食品成为许多人的消暑首选。但你是否知道,我们常说的冰淇淋、雪糕和冰棍并非只是名称不同?我国对冷冻饮品制定了明确的分类标准,从营养成分到生产工艺均有严格规定。了解它们的区别,才能吃得明白、选得放心。
2025-07-30 科普时报
这种看似健康的饮料,可能损害血管还让你发胖
“困了累了来一瓶,开车熬夜来一瓶”,这是很多功能饮料的常用宣传用语。近几年,功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 2007~2017 年间高速崛起,并且一直在稳步增长。
2025-07-22 科普中国
这种夏日沙拉里的主角儿,曾被古人用来治失眠
夏日炎炎,清爽的沙拉受欢迎程度随气温攀升,其中的主角——生菜,又迎来了消费旺季。这种来自古埃及的蔬菜,曾经备受古希腊、古罗马贵族的推崇,还被古希腊人用来治失眠。
2025-07-22 北京日报客户端
/staff/Index/dataList?style=1&cate_id=658585853211443200&type=news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覆盖1400多所学校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生活中常见!女子散步踩到后中毒身亡,误碰这种危险液体如何处理?
2025-09-16 澎湃新闻、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明明已经很瘦了,怎么体检胆固醇还超标啊?
2025-09-16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疾控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HPV疫苗即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些知识点要了解→
2025-09-16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起,催孩子上学前,可以试试这样做——
2025-09-01 北京安定医院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