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乔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在乡镇地区,COPD发病率高,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COPD的基础知识
1.定义与病因
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表现为气道慢性炎症、肺泡结构破坏,导致呼吸功能出现不可逆损伤。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乡镇居民长期接触生物燃料烟雾(如柴火、秸秆燃烧)、粉尘作业(如煤矿、建筑)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与分期
典型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根据肺功能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3.诊断与并发症
通过肺功能检查(如FEV1/FVC比值)确诊。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心病、骨质疏松等,需定期监测。
二、乡镇COPD护理的核心要点
(一)日常护理基础
1.戒烟与避免诱因
吸烟是COPD进展的核心诱因,乡镇护士需联合村医开展戒烟干预,提供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心理支持。避免室内烟雾(如烹饪烟雾、蚊香)、粉尘暴露,建议使用清洁能源或安装排烟设备。
2.饮食与营养管理
COPD患者因呼吸做功增加,能量消耗大,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和适量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后腹胀影响呼吸,睡前可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补充维生素D,建议适量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制剂。
3.运动康复
学习缩唇呼吸(用鼻吸气,撅唇缓慢呼气)和腹式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就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逐步增加耐受力。
4.心理支持
乡镇患者常因疾病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士需定期家访,通过倾听、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必要时联合乡镇卫生院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二)药物治疗管理
1.常用药物及用法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按需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每日1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适用于中重度患者;祛痰药如氨溴索,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刺激。
2.用药依从性教育
乡镇患者常因症状缓解自行停药,需向患者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可使用药盒或手机提醒功能。
(三)氧疗护理
1.氧疗适应症
血氧饱和度(SpO2)<88%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55mmHg时需长期家庭氧疗(LTOT),每日吸氧≥15小时。
2.氧疗设备使用
推荐使用制氧机(流量1~2L/min),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定期清洁鼻导管,预防感染。
(四)急性加重期护理
1.识别加重信号
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颜色改变(如黄脓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需及时就医。
2.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使用雾化吸入。
氧气疗法:短期高流量吸氧(4~6L/min),监测SpO2。
及时转运: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时,需迅速联系上级医院转诊。
(五)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
1.疾病知识普及
通过宣传栏、健康讲座等形式,讲解COPD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纠正“老慢支无需治疗”的误区。
2.自我监测技能培训
教会患者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记录每日症状及用药情况。
3.疫苗接种
推荐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三、乡镇护理资源与支持
1.基层医疗机构角色
乡镇卫生院应建立COPD患者档案,定期随访(每3~6个月1次),开展肺功能筛查和康复指导。
2.家庭签约服务
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如指导吸入剂使用、氧疗设备维护。
3.社会支持网络
联合村委会、志愿者组织,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或设备租赁(如制氧机)支持。
四、结论
乡镇COPD护理需以预防急性加重、延缓肺功能下降为核心,构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强化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树立长期管理理念。未来,依托医疗资源下沉和远程技术,护理将更精准个性化,助力患者恢复优质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台路沟乡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