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吕丽洁
更年期是女性绝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的过渡阶段,体内激素变化易致潮热、月经紊乱等症状。异常子宫出血是月经紊乱的常见表现,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预示子宫内膜息肉等妇科疾病。因此,了解相关知识,对女性更年期健康管理意义重大。
一、子宫内膜息肉概述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其数量可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可分为无蒂和有蒂。成年女性患病率为7.8%~34.9%,从育龄期至绝经后均可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围绝经期发病率最高。
二、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因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是长期内分泌水平紊乱,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不足。其次,宫腔内局部炎症刺激,如子宫内膜炎等也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导致息肉形成。此外,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部分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激素药物,也容易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生长。
三、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单发较小的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发息肉或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白带增多、绝经后子宫出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孕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是在体检超声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四、子宫内膜息肉对怀孕的影响
可以将子宫内膜想象成土地,受精卵相当于种子,那么息肉就相当于杂草。土地上长了杂草就可能干扰种子生长发育。当然,子宫内膜息肉根据息肉大小、位置的不同对怀孕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而言,体积大、数量多,或者长在子宫角靠近输卵管开口等位置的息肉对怀孕影响更大。但未孕的女性朋友不用担心,因为不孕患者切除息肉后可以有效提高女性的自然妊娠率。
五、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超声可以显示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情况,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息肉。不过,B超并不能完全确诊,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2.宫腔镜检查:这是一种直观的检查方法,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子宫内膜的情况,并对息肉进行活检以确诊,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手段。
3. CT及MRI:可作为辅助鉴别息肉与其他宫内病变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子宫腺瘤样息肉及内膜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六、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不常见,但其风险随年龄增长及绝经后阴道流血而上升。息肉大、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者恶变风险高。异常子宫出血者恶变率约4.2%~5.14%,绝经前癌变率低,绝经后升高,此外,他莫昔芬治疗也可能增加恶变率。
七、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1.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这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式。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患者,短期随访息肉仍存在,即使息肉直径<10mm且无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息肉直径>10mm、有症状,或怀疑恶变者,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该手术具有定位精确、视图清晰的优势,可以在直视下精准切除病灶,避免遗漏,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很少单独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通常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前宫腔镜检查,以鉴别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或术后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和恶变。存在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在排除恶变后进行药物治疗。
八、更年期异常出血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及处理建议
更年期女性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不可认为即将绝经而忽视。异常出血量大且时间长,会引发继发贫血、感染,影响工作与生活。医生可通过多种检查鉴别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腺肌症甚至子宫内膜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宫腔有占位或内膜不均,且有高危因素,应及时就医,怀疑有息肉者应定期超声复查。切除息肉首选宫腔镜手术,但多发性息肉易复发,需长期管理。
九、结论
更年期异常出血不容忽视,子宫内膜息肉常是诱因之一。掌握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因、症状、检查、恶变风险及治疗方法等知识,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意义重大。出现异常出血时,女性需及时就医,经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以维护自身健康与生活品质。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