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周华威:大模型算力平台“狂飙”背后的稳健之手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856

在AI大模型不断爆发式增长的浪潮中,如果说算法是汹涌的潮头,那么供应链便是水下的暗流。它不喧哗,却决定着整艘船能否真正抵达彼岸。随着中国本土多家大模型公司完成数亿级别融资,行业正在进入由“模型能力”向“落地交付能力”转化的关键阶段。而在这场关于速度与稳定性的较量中,供应链正在成为决定成败的第二引擎。在这场竞赛中,无问芯穹凭借过人的供应链优势拔得头筹,凭借势能不断扩张,在一年中就获得了近10亿元的融资。该企业是中国著名的大模型企业级服务平台,通过首创的AI模型算力公式,突破芯片的物理极限,已形成业界首屈一指的从万卡级底层AI算力基础设施到顶层大模型应用服务的全栈技术能力。该平台既能够为客户提供算力方案优化服务,也拓展了算力的交易与运营,使得客户可以灵活地租赁算力。

身为无问芯穹的供应链总监,周华威正扮演了该公司大模型、算力与应用平台构建背后操盘手的角色。过去两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从资源抢占、部署提效到体系标准化的一系列建设。在这家科技高新企业拿下近10亿元融资、计划快速拓展全国乃至全球节点布局的当口,是周华威所打造的供应链“底盘”,稳稳地托住了整个扩张节奏。

打造可快速复制的智算中心落地交付之道

2023年,在周华威力加入团队时,大模型赛道方兴未艾,行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则陡然攀升。周华威所面对的首个挑战,并非市场拓展,而是如何兑现承诺,确保算力产品的交付落地。“那时候我们并不担心业务拓展,而是担心有没有足够的资源能把事情真正落下来。”他坦言道。

公司刚成立便接到了大量算力订单,需要接连打造数个智算中心项目来完成交付。周华威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资源整合与稳定交付。为此,他全面梳理供应链体系。从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到制冷、供电等配套设施,他逐一打通上下游环节,确保全链路高效协同。同时,周华威还针对每一个即将落地的地区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建模分析,结合当地供需环境、技术条件与预算能力,精准匹配所需资源。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智算中心项目做到了既不超标浪费,也不低配拖后腿,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配置。

除了物理资源的调配,周华威还亲自负责智算中心的财务模型测算,从长期运维成本到阶段性投入回报进行通盘考量,力求每一个部署节点都具备可持续性。他更牵头组建了优质算力服务商池,通过技术评估与服务能力考核,优中选优,为公司提供长期可靠的外部支持。

周华威的统筹能力与执行力堪称惊人,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为这家AI算力运营商企业构建起了近4000P的算力储备,形成了具备跨区域调度能力的核心算力池。这一体系不仅稳稳支撑了首批智算中心项目的如期落地,更为未来全国范围的标准化部署与稳定复制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地处核心一线城市,还是位于网络边缘节点,这一高韧性的交付体系都能快速响应、精准匹配,成为支撑企业全国性扩张的关键底座。

一环扣一环,迈向“自来水式”的算力供应未来

作为无问芯穹的供应链负责人,周华威不仅在资源调度、落地部署方面展现出卓越的统筹力,更以战略性的视角前瞻性地推进资源的跨区域协同。他意识到,单点突破不足以支撑大模型时代对算力的指数级需求,唯有打造联合、高效的资源运营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规模扩张。为此,他主导推动了多个智算中心之间的算力联合运营机制,通过打通跨地域、跨平台的资源协同路径,促成了一个既具灵活性又稳定可靠的共享算力框架。依靠周华威建立的机制,许多项目无需依赖一次性的重资产投入,即可实现规模化部署,有效缓解了算力储备所带来的资金压力,以更优的成本结构支撑了算力运营规模的持续扩展。

得益于周华威对供应链体系的高效搭建与精准管理,无问芯穹的全国布局节奏显著加快,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扩张标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个城市部署了基于多元异构技术的AI基础设施,构建起一个共建、开放、高效的算力生态网络。这一网络覆盖了从多云架构到核心自有云平台等多样化的IT基础设施形态,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与交付需求,确保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持续输出。

谈及未来,周华威表示,他们的愿景是将算力打造为“像自来水一样”的基础资源——即开即用、稳定可靠、普惠共享,成为支撑整个智能社会的底层基建。而他,正通过一环又一环的供应链结构构建,让这个愿景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大模型进入商业化落地“下半场”的今天,AI公司比拼的,早已不仅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跑得又快又稳”。周华威和他所构建的供应链系统,正是这种“稳中加速”的代表。在周华威的引领下,无问芯穹两年内便迅速完成全国布局,并不断保持增长态势,持续刷新行业对智能基础设施落地速度的认知。(作者:陈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所涉内容非本站(号)观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文字和图片均由第三方提供,一切法律责任由提供方负责。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推荐阅读
算力新标杆!北京石景山区超智算3000P算力中心建设正式启动
2025-03-13 北京科技报
模拟大脑芯片计算力或胜超级计算机
2014-08-19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