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吃错一口进急诊?中医教你守住脾胃防线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2万

撰文/唐甜

节假日聚餐、夜宵火锅、暴饮暴食、冷热交替——这些现代生活中的“快乐源泉”,往往也是脾胃受伤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吃了点烧烤或者喝了杯冰饮,不到半小时肚子就开始翻腾,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甚至直接进了医院急诊。为什么“吃错一口”会让身体如此“难受”?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忽略了最需要保护的身体系统之一:脾胃。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出问题,轻则食欲下降、身体乏力,重则损伤五脏、影响全身。

脾胃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后天之本”?

在现代医学中,脾和胃是消化系统的两个器官;但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不仅仅是器质性结构,而是一个功能系统的统称,代表了人体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的核心功能。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意思是说,人从出生后就依赖脾胃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生成气血,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如果脾胃功能正常,身体就有“源源不断的燃料”;如果脾胃虚弱,其他器官即使功能正常,也会成为“无米之炊”。

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可被利用的能量;胃主受纳,负责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两者配合协调,才是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

“吃错一口”背后的中医原理

很多人觉得自己胃肠功能不错,但一旦贪凉、暴饮暴食,就会出现腹泻、胃胀、呕吐等问题。在中医看来,这些急性症状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外邪侵犯、脾胃失调的表现。中医常说,“脾喜燥恶湿,胃喜降恶逆”,意思是脾胃怕受寒、怕湿、怕气机不畅。常见的“伤脾胃行为”有以下几种。

寒凉伤脾胃:吃冰激凌、喝冷饮、空调直吹会让“寒邪”入侵,引起脾胃阳气受阻,导致泄泻、腹痛。

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油腻甜食过量,会造成“食积”,胃不能“受纳”,脾不能“运化”,引发胀满、恶心。

饮食不洁:不干净的食物或不洁生冷,引发“湿热中阻”,也就是所谓“食物中毒”。

情绪失调:中医认为“思伤脾”,长时间焦虑、思虑过度导致脾气虚弱,影响消化功能。

作息紊乱:夜宵、熬夜等破坏生物节律,干扰胃气的“昼旺夜弱”运行规律,久而久之,脾胃功能自然受损。

中医如何看待“脾胃受损”的表现?

食欲不振,吃点就饱;口淡、口苦、口黏或舌苔厚腻;腹胀、嗳气、便溏或大便不成形;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面色萎黄或泛油光,容易长痘;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或黄腻。

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脾虚”“脾湿”“脾胃气滞”的表现。长期忽视不调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等疾病。

中医教你这样守住脾胃防线

饮食有节:不偏、不冷、不过量

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物温热为宜,少吃寒凉饮料、生冷海鲜;少吃油腻、甜食及加工食品,减少脾胃负担;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造成“胃气逆”。

作息规律:少熬夜,重养胃

中医讲“胃主降,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11点前入睡,顺应自然节律,有助于胃气恢复;同时要避免饭后即睡,给胃留出消化时间。

情绪平稳:“思则伤脾”,要学会放松

现代人压力大、节奏快,长期处于焦虑或过度思虑状态,会严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适当进行冥想、散步、阅读、听音乐等活动,调节情绪,也是在“间接护脾”。

适度运动:动则生阳,助运脾气

快走、太极、八段锦、饭后散步等轻柔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尤其对长期久坐人群来说,动一动就是最好的“健脾药”。

药食同源:用对食材事半功倍

常见健脾养胃的食材包括山药、莲子、扁豆、薏仁、红枣、茯苓、陈皮等。可常做成粥、汤、茶饮食用,如山药薏仁粥、红枣莲子汤等,既滋补又易消化。如确有脾胃虚寒、湿滞明显者,也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如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经典方剂。

中医常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功能好不好,不仅决定了吃饭香不香,更影响着整个人的气色、精神与免疫力。“吃错一口进急诊”,听上去像笑话,其实是很多人真实经历的缩影。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脾胃成了最容易被忽略又最需要被关爱的部位。别等到肚子疼得受不了、一天跑三趟厕所才想起来保护脾胃。从今天开始,听听身体的“胃言”,善待你的脾胃。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养脾胃,强体质:如何通过中医增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
2025-09-12 北京科技报
脾胃不调,百病之源:如何通过中医治疗改善慢性消化病?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从夏到秋,脾胃最怕的“季节漏洞”如何补?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烧烤啤酒空调?当心你的脾胃亮红灯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