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小强
肛瘘,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反复发作的特性更是让人苦不堪言。那么,肛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症状表现?又该如何有效治疗呢?本文为您详细解读肛瘘的成因、症状与治疗攻略。
一、肛瘘的成因
肛瘘,顾名思义,是指肛管或直肠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肛周脓肿的后遗症:肛周脓肿是肛瘘的主要前驱病变。当肛周脓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破溃流脓后未完全愈合,就会形成肛瘘。
2. 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时间蹲厕、排便时用力过猛等不良排便习惯,会增加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的负担,导致局部瘀血和感染,进而可能诱发肛瘘。
3. 饮食因素:长期饮酒、喜食辛辣食品等刺激性饮食,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造成血管扩张和结肠功能紊乱,增加肛瘘的发病率。
4. 职业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的职业,如办公室工作人员、司机等,由于直肠肛门处于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也增加了肛瘘的发病风险。
5. 慢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都可能是肛瘘的诱因。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增加感染的机会。
二、肛瘘的症状
肛瘘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肛周流脓:肛瘘患者常出现肛周流脓的现象,脓液多少与瘘管的长短大小有关。新生的瘘管一般流脓较多,且带有明显的恶臭。
2. 肛周疼痛:当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患者通常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不愿排便,进而引起便秘。
3. 肛周瘙痒:由于局部有脓性分泌物,会对肛周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也可能会引起肛周瘙痒、潮湿,有时甚至可能会形成湿疹。
4. 肛门不完全失禁:由于肛瘘的反复发作,会导致肛管直肠周围出现广泛的感染,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硬、增生、肛门直肠弹性减弱等现象。因此在腹泻时,患者可能会难以控制,造成不完全性肛门失禁。
5.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的症状。
三、肛瘘的治疗攻略
1. 饮食与生活调理:
饮食调理:肛瘘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调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肛门清洁,注意个人卫生。
2. 药物治疗:
当肛瘘症状较轻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胶囊等。
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肛瘘也有一定的效果,如使用苦参汤、五倍子汤等进行熏洗,或者使用金黄膏、红油膏等外敷。
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肛瘘病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手术的关键在于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消除感染源。
术前准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肛门指诊、探针探查、瘘管造影、肛管超声、MRI检查等,以明确肛瘘的类型和范围。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做好切口周围局部的清洁卫生,可温水坐浴及冲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复发预防:为了避免肛瘘的复发,术后应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灶。同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四、肛瘘的预防与复发管理
1. 预防:
积极治疗肛周脓肿等前驱病变,避免其发展为肛瘘。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长期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复发管理:
肛瘘术后应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复发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和过度劳累。
对于反复发作的肛瘘,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小结
综上所述,肛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攻略,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复发管理策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中医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