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别小看拯救了桑兰的康复治疗,很多病就靠它
2016-01-13 来源: 阅读量:922

 

  别小看拯救了桑兰的康复治疗,很多病“康复”就靠它

文/记者 李荔

  像桑兰这样,受伤后接受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病人生存质量改善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康复治疗并不仅仅限于意外损伤,很多疾病都需要它。康复医疗的工作跟每个人都相关。

 


 


1998年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四肢瘫。经过系列康复治疗,有效防止了肌萎缩,四肢关节也保持了良好的活动度。并于2014年4月剖腹产下一男婴。

  “自我感觉康复得不错,可以自己穿脱衣服、独立进食,用电脑,双臂也比以前更有劲儿了,轮椅也可以摇得更远……”这是中国女子体操队原队员桑兰进行康复训练时所说过的一段话。1998年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四肢瘫痪。回国后,经过系列康复治疗,医院专门为她制订了科学缜密的康复治疗计划,有效防止了肌萎缩,四肢关节也保持了良好的活动度。

  康复治疗并不仅仅限于意外损伤,很多疾病都需要它。拿脑卒中患者来说,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的数据,发达国家由于脑卒中致残率约为30%,而在我国,致残率则为5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很多患者缺少康复治疗环节。

  存在巨大缺口的康复医师

  据了解,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4亿,其中约7000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再加上大量因慢性病致残的患者,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巨大。然而,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康复医疗科仅有1万名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013年尽管增加到2.5万多名,但仍只占整体执业医师的0.9%。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约为0.4:10万。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人数一般为每10万人口30人至70人。

  在近30年中,尽管我国的康复事业已经让600多万残疾人受益,但与我国庞大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量相比,仍不能满足。

  “与巨大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事业面临机构少、人才匮乏、知晓率低等难题。”在康复医学领域奋斗了30多年的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励建安告诉记者,相较于其他临床学科,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尤其是目前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康复医学的发展规划,现有的人才缺口比较大。另外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知道生病了要去治病。但疾病治好后留下的功能障碍,大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康复医学的发展就是要让这种功能障碍状况恢复到正常状态,就是要让公众知晓应该去医院找康复医学科治疗疾病留下的功能障碍问题。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在北京康复医院举办的“2015中国康复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康复医学除了人才匮乏外,还存在人员服务能力低下、康复体系不健全等挑战。目前,全国康复医师多为各专业临床医师经培训转岗而来,比例超过总人数的70%,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这种现象不合理。另外,在治疗师的资质认证上,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认证机构,也没有颁发过相关的专业证书,专业认证上的不完备造成了人员素质上的不专业。

  在山东省济南市一家二级医院里3位康复医师、8位康复治疗师支撑了整个医院康复科的全部核心工作。该科的康复医师每天除了看病情、写病历,还承担大量的康复训练工作。现年25岁该院牛姓康复治疗师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的康复医师都非“专业出身”,大都是从别的临床科室转型而来,且由于医院条件有限,治疗仪器少,康复训练基本全靠康复医师手工进行。以前他们一直依附于院里的神经内科,最近这两年医院对康复医学科越来越重视,独立出来了专门的科室,从而真正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励建安认为,要解决这些不足,当务之急是康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路径。其中临床医师的转岗培训,会成为若干年内康复医师的主体来源。比如骨科医师经过几个月的康复培训,转化为骨科康复医师,心内科医师转化为心脏康复医师。同时,民营资本投资康复医疗的热度最高,希望他们能参与进来丰富康复医学的教育,共同培养和壮大康复医学人才队伍。此外,应从政府层面重视康复医学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加快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加强质量控制,同时探索康复医疗与医养结合、分级诊疗的有机融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康复医学跟每个人都相关

  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康复?励建安说,世界卫生组织在2011年颁布的最新世界残疾报告中指出,每个人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要经历功能障碍或者残疾,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换句话说,康复医疗的工作跟每个人都相关。

  事实上,有很多疾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会遗留各种类型的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问题用药物无法完全解决,这就需要康复医学。励建安强调,康复医疗的价值首先是解决临床医疗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长期的功能障碍或丧失。例如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医疗采用矫形器使患者改善或恢复步行能力,采用轮椅训练使患者行进较长的距离和适应较复杂的地形,采用作业治疗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心理治疗恢复患者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其次,康复医疗的价值还体现在减少临床治疗负荷和提高疗效。例如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髋关节置换术后合理的康复训练将是减少合并症,延长假体寿命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的必要手段。

  励建安表示,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有功能障碍或者残疾人群作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强调恢复其功能到最高水平,并重返社会。但是现在学科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即康复医疗不仅致力于功能障碍者的功能康复,还要关注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老龄、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营养异常、成瘾状态等。学科将从整体医学的角度,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强调看病人而不是看病。


哥伦比亚麦德林,地雷爆炸受害者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中国康复医学有些“营养不良”

  当励建安从事康复医学的时候,康复医学还鲜为人知,如今康复医学逐渐被重视起来。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其实,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由于“二战”出现了大量残疾退伍军人,医疗部门侧重通过各种物理治疗手段让军人恢复工作能力。从那时起,美国开始有规模地发展康复医学。当时美国称此为物理医学与康复,由此康复医师的概念不断萌芽发展。

  而在中国,则是很早以前就有运动医学医师、理疗医师,只是我们并没有冠以康复医师的概念。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原卫生部官员多次组团赴国外考察康复医学工作,在积极探索和借鉴国际康复医学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的同时,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重视和支持我国康复医学工作的开展,并于1983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8年更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从此拉开了发展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帷幕。2003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并为了进一步探索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准入制度,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专科医师认证,由此“康复医师”的概念正式成为了专业名称。

  但这些年国内康复医疗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突发的这种大型自然灾害,使得我国出现了大量的伤残患者。当年7月13日,励建安教授带领的首支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的13名队员进驻四川省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地震伤员康复中心,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地震伤员康复支援工作。

  当时的卫生部针对此事提出的方针是大救治、大转移、大康复,也就在这时康复被提上日程,康复医学真正得到政府和民众高度重视和支持,并逐年发展壮大。

  励建安说,如今,虽然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比如出台了大力发展康复服务业等相关政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够形成的短板,再加上我国康复医学比其他临床学科落后了20-30年,因此在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当下,中国的康复医学事业显得有些“营养不良”。

  养老和肿瘤成为康复医学新热点

  “如果说过去30年是世界在引领中国(康复医学),那么30年以后我们期待中国引领世界。”励建安对此很有信心。他认为,未来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要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走自己的道路,不断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励建安认为,未来康复医学想超越西方世界,可以将着眼点聚焦在解决养老和肿瘤治疗这两个方面。未来我国的养老方式应该是养老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合理的养老体系,即“医养融合”理念,这三个环节必不可少,应该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养老服务体系。他开玩笑式地对记者说,未来他希望医学能回归本源,这样康复医院的院长就不需要再关心医院的收入,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疾病的发病率减少了多少,患者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多少。

  除了养老,解决肿瘤难题也会成为未来康复医学的热点。励建安说,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在人均预期寿命上的最大差距不在于最长生存时间,而在于有质量生存的最后时间。肿瘤作为一种特别的病种,诊断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然而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到临终前,病人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放化疗和肿瘤本身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导致肿瘤患者功能障碍,这时,通过康复的方式正好可以补偿这一核心难题。

  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包括外界环境、个人心理状态和饮食习惯等。励建安说,环境因素如甲醛、噪音、雾霾等都会导致肿瘤发生。同时,部分肿瘤患者患病与他们遭遇个人重大变故,导致心理状态不良有关。此外,半数以上的肿瘤患者最终都是身体消瘦而死,因此补充营养改善体质对患者十分重要。

  如何有效解决上述肿瘤发病因素带来的影响?励建安认为肿瘤康复医疗将为患者延缓肿瘤发展及治愈带来希望。他期待康复医疗能改善我们的医疗思维,即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如何解决患者某个组织器官局部的疑难杂症,而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去真正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的角色能不能恢复。■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市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35部图书获资金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名单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推荐阅读
脑卒中后的第二春:康复治疗如何改变生活?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腰椎间盘突出后的康复治疗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康复治疗不是“养病”!一文读懂康复科的核心作用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康复治疗中的物理疗法:科学方法改善功能
2025-01-2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