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科技信息污染有多严重?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7-22 10:34:52   阅读量:0


  不管你是否乐意,你只要使用网络、电视或广播,甚至只不过是从商场路过,每天都能看到或听到大量的“科技知识”,多数是关于神奇产品的、神药的、养生的,诸如此类为商业推销而“创立”的“新科技”。对于多数人,只要有些科学素养,这类科技信息污染还是容易识别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商场就出现了“计算机算命”,它很“客观”,你把生日、身高、等个人信息输入,它就打印出一条算命结果。商家说,它不像算命先生一会一个说法,算命结果很“客观”。这类科技创新行为特别强调“客观性”,但显然是曲解了客观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商家开始印小报,编小文章,以各种头衔的专家口气或笔法写出各类“科技知识”,这类小报夹在正规报刊中大量发行。这类“科技知识”特别强调“可靠性”,即利用人们当时对报刊的信任而获得“可靠性”。以上的小儿科手法如今演化成了网络、电视、或广播上的节目或长时间重复的广告专题片。

  到了本世纪,编辑出版专刊的有了,但是这类刊物太商业化了,“权威性”不够。有人就想到了在学术期刊上玩,这类玩法就高级多了。

  上面的科技信息污染是人们熟知的,也是社会上很放任的。但近几年,科技界突然承认:正规学术期刊上有大量的科研论文也成为科技信息污染源。这却是社会各界未能意料的。

  我们总不能承认自身发表的研究论文是科技信息污染源吧?过去学界不愿正面承认,就搞了一条曲线的评价道路。有人设计了一个办法:把期刊分成各类等级,高等级期刊上的是好论文,而低等级期刊上的是不好的论文(视同为科技信息污染源)。这个办法基本管用,但不到10年的功夫,高等级期刊上的造假论文事件也多次发生,而其影响也的确配得上科技信息污染源的称号。

  为了减少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出现科技信息污染源类的论文,审稿的论题被提到水面,但是,早有研表明,很多“严苛”的审稿既不能完全把错误类论文排除出去,也不能保证值得发表的论文得到发表。其本质上是中庸之道,以及对排版印刷上的质量把关。

  科技信息污染有多严重?估计没有哪个机构能给出答案。但我们是否可以说,把正规学术期刊上的科技信息污染源识别出来是当前的紧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