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应该取消“植树节”吗?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09 16:40:26   阅读量:0
  又到了一年植树的时候。去年,本刊曾经发过一篇名为《别让植树变毁林》的评论,表达了如果不遵循科学方法进行植树,不但成活率低,而且很可能会破坏山地已有生态的观点。近日,笔者又看到有环保组织在呼吁,应该取消“植树节”。是的,你没看错,有人认为,“植树节”已经失去了意义,甚至走向了反面。

  自1979年邓小平提议,每年3月12日设为植树节,这一节日通过大规模群众活动加媒体宣传,早已深入人心。全民义务植树的成绩单看起来也颇为亮眼: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139亿人次,义务植树640亿株。

  “植树节”并非中国所独有,美国的一些州,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均在很早的时候就设立了植树节。毫无疑问,在民众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尚未足够认识的时候,“植树节”自有它重要的启蒙价值,通过它可以大大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

  但是,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30多年后,我们有必要来重新认识这一节日的内涵。网络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植树节到了,下级请示领导,问今年植树去哪里?领导说:老地方。这确实是很多地方植树节的现状,植树造林变得形式化,各级领导、单位员工、城镇居民、中小学生等组团来到某处荒山坡地,兴致勃勃地挖坑、栽树、培土、浇水,这种场面被拍下,成为一篇篇报道,至于这些树的成活率,大家并不清楚。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现象,年复一年,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日渐严重,植树造林更是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很多地方以为只要把树种上了,就能够过滤PM2.5,改善空气。因此,为了完成植树任务,不仅开发荒山野坡,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惜退耕还林、退草还林。这种“政治压力”下的植树,投入的人力、财力很大,但树种对不对、林下能否形成生态系统、对于改善环境有多大作用却很值得怀疑。

  从造林学的角度来说,全民义务植树很大程度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学上的一个规律是,凡是能长树的地方,树都会自己长出来。比如印尼喀拉喀托岛1983年火山爆发,导致绝大多数树种消失了,然而,仅仅4年后,树种就恢复存活了64种。对一个自然条件不错的地方封山育林,它长出来的林子可能比人工种的还好, 所谓“义务植树”有点多余。而且,人工培育的林子往往树种单一、层次简单、稳定性差,林下很难形成生物群落。

  即使是一些确实需要人工植树的荒芜之地,群众性的植树也大多是胡栽乱种。植树是一件很需要专业指导的事,什么气候、什么土壤种什么树,该如何搭配,栽了以后如何养护,都需要调查和规划,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充分考虑,全民义务植树不如说是一项以种树为内容的春游活动。而且,在降水量不足的地方,种树的效果远远不如种草(自然长草更好),但很多地方往往以“植树造林”之名迎难而上,最后是得不偿失。

  全民义务植树不能说全无益处,但它至少是一件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事。群众性的业余植树,声势大,投入多,但是除了变成统计数字,很难期待这些树的成活率,也不会有多大的生态回报。而且,“植树节”的社会文化内涵不再,在被宣传了几十年后,通过植树这一活动方式来普及环保理念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

  今天,提出取消“植树节”只是代表一种反思的态度,呼吁全社会应该更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盲干。如果能够让植树活动不流于形式,只在合适的地方,更科学地植树,那么是否应该取消这个节日并不重要。或者,我们也可以顺应时代变化,把“植树节”改为“护树节”,告诉公众要珍惜已有的森林资源,加强天然林的保护,不滥砍滥伐,低碳生活,那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