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人造“恐龙公园”能否成为现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3 16:48:16   阅读量:0

        文/ 梁孔丽  

  在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电影上映22年后,电影《侏罗纪世界》再度掀起了人们关注恐龙世界的潮流。在影片中,科研人员不仅复活了已经灭绝的恐龙,而且制造出了混合多种动物基因的“暴虐霸王龙”。

  参观者蜂拥而至的恐龙公园,在这里观众可以像看海豚表演一样围观沧龙把鲨鱼吃掉,可以像坐摇摇车一样骑到恐龙身上,甚至可以坐着透明的旋转球近距离地观察一些大个子。然而人们对技术的盲目自信最终招来了灾祸,“暴虐霸王龙”冲破了栅栏疯狂猎杀其他恐龙和人类。

  伴随这部影片,复活恐龙的话题也再度成为焦点。我们真的能够复活恐龙,并缔造一个恐龙公园吗?

  复活恐龙?难以完成的任务

  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复活”恐龙大体遵循着这样的技术路线:找到叮咬过恐龙再被封印于琥珀中的昆虫,提取恐龙的血液,进而找到恐龙DNA图谱。而后,科学家将恐龙的遗传物质设法导入青蛙卵中,让它发育成为活生生的恐龙。

  但这样的技术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可行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说,在科技界,对“复活”恐龙等远古灭绝动物的探讨,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设法获取完整的DNA,《侏罗纪公园》的故事就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另一种则是根据鸟类由小型肉食恐龙进化而来的科学事实,设法触发“返祖现象”,让某些鸟类看起来像小型肉食恐龙。

  但目前的研究表明,DNA在生命死亡之后,就会分解成很多小片段,慢慢降解。DNA的半衰期为521年,也就是说,每过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即使在-5℃的理想条件下,也最多只能保存680万年便会全部降解。而事实上,只需150万年左右,DNA就已经破碎得难以解读。这就像拿来一堆古代的残破竹简,人们很难判断上面刻录内容的意义,更难以判断它属于什么文献一样。

  由于恐龙已经在6600万年前灭绝,DNA难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几乎没有复活的希望。虽然国外媒体之前多次爆出找到鸭嘴龙“木乃伊”,乃至在恐龙化石中发现类似红细胞结构的新闻,但这只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恐龙的身体细节的了解。即使发现遗传物质,也很难判断它究竟属于恐龙,还是来自挖掘、研究过程中的污染。

  而且,虽然DNA中包含了遗传信息,但生命体的制造也不是仅凭DNA就可以完成,因为受精卵需要合适的环境方能发育。但以人类现在的技术,即使找到某种恐龙的完整DNA,也很难为其营造足够适合的发育环境。

  既然小说中的“路线”走不通,科学家们便“退而求其次”,力图在现代鸟类身上制造“返祖现象”。在进化为鸟类的过程中,鸟类体内决定恐龙特征的基因被“关闭”;但这些基因记录的信息仍然存在。徐星介绍说,最近,美国研究者就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把鸟喙变成了长有牙齿的“恐龙嘴巴”。但这种拥有“祖先特征”的怪物,仍然不是真正的恐龙。

  人造恐龙霸主?还只是理论

  在《侏罗纪世界》中,最为恐怖的存在便是智慧和攻击力绝佳的“暴虐霸王龙”。按照影片设定,这头在地球史上并不存在的恐龙,是公园运营者为取悦“想看更凶猛恐龙”的游客,通过混合多种生物的基因制造的。它同时拥有霸王龙、伶盗龙、乌贼、树蛙等动物的基因,因此能够在必要时改变身体输出的热辐射来逃避红外线监控,还可以与伶盗龙“沟通”。

  但制造“暴虐霸王龙”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混合基因来制造拥有人们期望特征的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基因与表现在动物身体上的性状之间是如何对应的。有人甚至畅想,通过人工手段组合一套DNA序列,得到外表具有恐龙特征的动物。

  在其他一些科幻小说里,通过混合基因创造人造生物的情节也时有出现。比如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魔鬼积木》里,非洲的生物学家分别混合鸽子与马和人的基因,制造了鸽子大小却长着翅膀的宠物“飞马”,以及善于游击战的“飞人”特种兵。而在另一位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寻找中国龙》里,两位喜爱中国龙的生物学家,通过整合海豚等动物的基因,创造出了智力相当于小学生的“中国龙”。

  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剪切、复制、粘贴基因片段,制造出一些不存在的物种,将涉及严重的伦理问题,以目前技术也难以做到。人类掌握这些“魔鬼的积木”,看来还需要不少时间。

  恐龙像狗一样被训练?或许可能

  在《侏罗纪世界》当中,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桥段,就是人类中的顶级驯兽师,设法驯服了4条伶盗龙,使它们能够帮助人类追踪逃跑的“暴虐霸王龙”,起到“猎狗”的作用。而人类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暴虐霸王龙”也同样聪明,不仅能通过伪造抓痕做出逃跑的假象,还懂得挖出自己身上的追踪器,令人类的高科技监控手段无法正常运作。

  徐星认为,恐龙的智商当然达不到电影中所描绘的那个水平。由于恐龙早已灭绝,现代人无法直接测量恐龙的智商。但就动物学的一般规律来说,脑容量与智商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对脑容量与体重的比较,并结合现代爬行动物进行分析,人们发现肉食恐龙要比植食恐龙智商高。某些聪明的恐龙,或许可以达到现代鸟类的水平,但很难像电影中那么聪明。

  对此,恐龙研究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博士生邢立达也认为,脑容量的大小往往决定着智商的高低,最聪明的恐龙理所当然是大脑最发达的恐龙。在目前已知的恐龙中,伤齿龙的大脑是最发达的,感觉器官也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有些古生物学者认为,它们的智商与现代鸵鸟比较接近,他们甚至假设,如果恐龙没有绝灭,伤齿龙可能会演化成智慧生命“恐人”。

  至于电影中表现的伶盗龙通过叫声彼此协同,以及和“暴虐霸王龙”沟通的场景,徐星表示,生物学家很难判断恐龙之间如何沟通的细节,但是有化石证据表明,很多恐龙确实是群居的。恐龙之间有可能通过发声、摇尾巴等行为动作传达信息,但很难断定这些信号会复杂到什么程度。

  像电影中那样驯服伶盗龙,将它们作为“猎狗”使用,则是建立在科学研究成果之上的对恐龙智商的猜想。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富豪会使用经过训练的猛禽捕猎,马戏团里有鸵鸟听着笛声“跳舞”的表演,这都说明鸟类能够接受基于条件反射的训练。鸟类自小型肉食恐龙进化而来,伶盗龙又是“最聪明”的伤齿龙的“近亲”,其智商应该不会太差,建立条件反射或许是可能的。

  “侏罗纪世界”为何要建在热带?

  即使某一天,人类在极为幸运的情况下,“复活”出了活生生的恐龙,那么就有可能建立一个“侏罗纪世界”吗?

  恐龙从距今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经历侏罗纪和白垩纪,到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灭绝。很显然,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古气候学研究表明,现在的地球环境与中生代时期存在明显差异,包括温度、大气构成、植被等方面。

  徐星认为,“恐龙”这个概念,包含了多个不同的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它们可能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当中。因此,如果只从气候和温度方面看,不排除有些恐龙能够适应目前的地球环境。

  而在邢立达看来,恐龙时代的地球,经历了各种复杂的环境变迁。现在的环境与白垩纪晚期其实差不多。因此,某些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也就是恐龙时代末尾的恐龙,比如三角龙和霸王龙,它们眼中的世界,与今天相比差异并不大。但一些最原始的恐龙,比如三叠纪的腔骨龙,恐怕就只能适应赤道附近炎热的气候了。

  决定恐龙能否在今天生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地球植被的差异。大约从白垩纪早期开始,地球上有了被子植物,并迅速排挤了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的进步之处,在于它能够为种子提供更好的保护,并且相当一部分被子植物以毒素对抗潜在的采食者。面对这种变局,一些晚期的恐龙也不得不尝试采食少量被子植物,寻找能吃饱而又不中毒的平衡。然而在现代的地球,蕨类植物早已式微,裸子植物也只有松柏类和银杏还算得上繁盛。因此,恐龙能否适应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地球,是它们能否活下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