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挠痒行为的传染性是种本能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0 16:54:58   阅读量:0

《科学》

挠痒行为的传染性是种本能

打呵欠、挠痒痒的传染行为,被称为传染性社会行为。华盛顿医学院的研究者证实:小鼠也有这种行为,而且它们的挠痒传染行为与心理暗示无关,是一种受大脑中固定神经通路控制的本能。研究团队将小鼠放置于安装有计算机显示屏的培养室里,让它们通过屏幕观看其他小鼠挠痒的视频。视频播放几秒后,培养室里的小鼠也开始挠痒了。而当这些小鼠观看挠痒视频时,其大脑的视交叉上核区域高度活跃。无论是看到视频里的小鼠还是周围的小鼠挠痒,它们的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胃泌素释放肽(GRP)。当研究人员干扰GRP相关基因后,即便看到其他小鼠挠痒,突变的小鼠也不会做出相同的挠痒行为;而把GRP注射到小鼠视交叉上核中时,即使没有直接看到其他小鼠挠痒,被处理小鼠也会开始挠痒行为。因此,GRP及其受体是调控这一传染性行为的关键因素。

《神经元》

普通人也可训练超强记忆

只要训练得当,普通人也能拥有超强记忆力。荷兰奈梅亨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多位记忆大师的大脑构造,并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他们的大脑活动。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记忆高手的大脑构造与普通人无异,只是大脑功能区域间的交互不同于常人。研究人员还招募了51名普通人,分为2个训练组和1个对照组。2个训练组分别使用了短期记忆训练和策略记忆训练(轨迹记忆)。结果显示,使用轨迹记忆进行训练的人记忆能力显著提升,能平均多记35个词,而使用短期记忆训练的人仅能多记11个词。对照组能多记7个词。训练前后的大脑扫描表明,记忆训练策略改变了受训者的大脑功能,让他们与记忆大师更相似了。4个月后,只有使用轨迹记忆训练的人记忆力仍然较高,能多记22个词。这表明好记性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并保持下来的。

《情绪》

高情商者更脆弱

情商是一把双刃剑。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的心理学家招募了166名男学生,用一系列问题来评估他们的情商水平。参与者要观看一些人脸照片,然后评估他们所传达的情绪以及情绪幅度。随后,他们会参加一场模拟职业面试,而面试官们会展露出严厉的面部表情。为评估参与者的压力水平,研究人员会在面试前后分别测量其唾液中的皮质醇(应激激素)浓度。结果显示,在实验一中展现出更高情商水平的人,在面试中的压力水平也更高,并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使皮质醇回到基线水平。该研究表明:高情商者能够十分精准地体察他人的情绪,从而导致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格外敏感,进而将自己置于极大的压力之中。虽然研究的样本容量、年龄分布均存在局限性,但此研究确实表明,部分高情商者身上存在着相关缺陷。对他们而言,学会应对情绪很重要。

《癌症》

豆制品可降低乳腺癌死亡风险

大豆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异黄酮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不少研究曾表明,豆类食物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导致肿瘤的发生和恶化。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对6235名来自于美国和加拿大、确诊患有乳腺癌的女性进行了为期9年的随访调研,并发现相比于食用豆制品较少的患者,补充大量异黄酮的患者死亡率降低了21%。其中,只有激素受体阴性以及尚未接受抗雌激素药物治疗的患者,才表现出死亡率下降的结果。不过,即使对于那些接受激素治疗的癌症患者而言,食用大量豆制品也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虽然本研究并不能揭示豆制品提高生存率的具体生理机制,但是研究人员推测,这或许与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有关联。

《细胞·新陈代谢》

“HIIT训练”有抗衰老作用

常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剧烈运动燃烧脂肪。美国研究者分别给年龄18~30岁和65~80岁的人群布置了3个月的训练(包括HIIT、举重训练或是两者结合)。研究人员在训练前后对受试者进行了肌肉活组织检查,以测量这些运动对他们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间歇训练可提高细胞内线粒体产生能量的能力,在老龄组中提高了69%,在年轻人群中提高了49%。正常人的线粒体活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可能会加重疲劳感,减少肌肉和降低肌肉燃烧多余血糖的能力。但在老龄HIIT训练组中,这种衰老过程会停止甚至逆转。训练者的肺部、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健康也有所提高。他们一次性最大吸气和呼气量在年轻组中升高了28%,在老年组中升高了17%。而在举重训练者中则没有相应的变化。研究者表示,举重训练最大的益处是增加新的肌肉量,但举重并未给线粒体和呼吸系统带来益处。

《自然》

“时间晶体”不再是科幻

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两个科研团队同时用不同方法制造出“时间晶体”,首次宣告了时间晶体的真实存在。“时间晶体”理论最早于2012年提出,研究者认为时间晶体是一种处于能量基态、可做周期运动的系统,破坏了时间平移对称性,因此旋转时的能量比静止时还要低,能在不消耗能量的前提下以固定模式运动。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将10个带电镱离子排成一条直线,再用一束激光轰击离子创造一个磁场,用另一束激光反转原子的自旋方向,并不断重复该过程,最终让原子进入在时间上重复的反转模式,从而制造出时间晶体。哈佛大学则以金刚石和其中100万个随机分布的氮空位为实验平台,制备出一种离散型时间晶体。较大的实验样本,暗示着“时间晶体”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能性比想象的要高很多。时间晶体的实际运用或在不久后实现,将能帮助科学家开发出储存和处理数据的全新量子计算机,掀开量子计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