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为何天津港爆炸事故中谣言这么多?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24 14:30:31   阅读量:0


  文/ 柯观

  在这样的灾难事故中,未能亲临现场的普通网友,一定会倾向于往“更严重”“更糟糕”的角度进行猜测,而对于事件的原因,也更容易从“阴谋论”的角度进行揣摩。

  距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一周多,这是一段特别难熬的时间,震惊、揪心、悲痛,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由于此次事故场面极为惨烈,伤亡重大,媒体和舆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前方雪片般传来的救援信息中,总夹杂着一些谣言。

  在第二天事件刚传播开来时,网上即有帖子称“有害气体7个小时就能飘到北京市区,请大家关好门窗”;在救援刚开始时,就有声音称“爆炸物是乙醇”;随着救援展开,有微博称已统计总死亡人数1300人;现场发现了氰化物,又有媒体报道“2公里范围内马上撤离”;猜测事件背景的信息也不甘落后,比如“爆炸企业负责人背景深厚,是副市长之子”……有门户网站甚至做了一个谣言汇总,足足能数出21个谣言。

  在重大灾难中制造、散播谣言,无疑是非常令人气愤的,根据警方的通报,部分故意造谣生事,甚至借谣言敛财的,已经被拘留。不过,从汶川大地震开始,历次重大事件中谣言满天飞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我们有必要深入观察、反思这种现象。

  如果把谣言定义为“与事实不相符的消息”,那么会发现,此次事故中谣言的性质、动机是不尽相同的。有些谣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比如散布“死亡人数1300人”“城管抢志愿者东西”“滨海新区目前秩序混乱”之类,这类谣言显然是无中生有,不排除发布者故意扩大制造混乱;而另一类谣言则属于“误传”,比如媒体报道“方圆2公里范围内都要撤离”,显然是道听途说来的;媒体报道现场侦测出“神经性毒气”则是由于专业知识不过关;网友猜测“只峰是副市长之子”则有点“谣言倒逼真相”的意味。

  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的发达,社交媒体的繁荣客观上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而公众的关切之情也容易被谣言制作者所利用。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每次谣言盛行都会反映出一个广受诟病的问题:官方信息不公开、反应滞后。

  此次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官方的应对尤其体现这一点。几乎在爆炸两三天内,未见官方披露任何关于此次爆炸仓库所涉危险化学品的信息,而在控制相关公司责任人后,也没有相关的信息交待,更令人不解的是,每天一次的记者发布会,本来是充分披露信息、化解疑惑的好机会,但留给记者提问的时间很少,记者完全“不解渴”。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试图用回避、敷衍的态度来面对信息公开,这是很令人费解的。

  此外,天津市官方对于互联网、社交媒体上众多的“小道消息”似乎很不在意,在“700吨氰化钠泄漏毒死全中国人”“两公里内人群都应该去检查”这样的消息广泛传播时,也未见官方做出任何回应。相反,此次事件中很多辟谣,是由网友自发的求证、核实来完成的。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把谣言的盛行完全归结于官方的应对不力。相对于谣言,真相一定是“跑得更慢”的,尤其是此次爆炸情况极为特殊,爆炸核心区不能进入,事件原因的调查,过程的追溯极为困难,一时难以发布太多有效的信息,而公众又迫切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时候谣言就起到了填补信息真空的作用。

  另外,谣言得以广泛传播,与媒体和公众缺乏分辨力是分不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这样的灾难事故中,未能亲临现场的普通网友,一定会倾向于往“更严重”“更糟糕”的角度进行猜测,而对于事件的原因,也更容易从“阴谋论”的角度进行揣摩,这种心态,很容易轻信那些夸大事实,甚至是捏造事实的信息。

  无论如何,在重大事件中,由于官方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想完全杜绝谣言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同时也需要各方面都负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官方能够通过舆论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更快地回应公众的关切,而媒体记者也应该增强专业意识和能力,不要出现有常识性错误的报道。普通公众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不仅要有质疑精神,还需要有一些等待真相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