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村民驱离艾滋男童,农村科普何时“脱贫”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24 13:09:24   阅读量:0

  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世界前沿科技无论如何日新月异,医学研究如何飞速进展,它们都不会自动泽被农民,农民仍然会像时代的“弃儿”一样可怜。

  近日,一则“8岁患艾滋男童遭村民写联名信驱离”的新闻让人看了极为心酸。据报道,在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欲将村里一位患有艾滋病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签名者中还包括他的爷爷。因为被查出患艾滋病,村里的同龄人都不和坤坤玩,学校也不敢要他,他成了村民眼中的“野孩子”。

  这样的一幕似乎又回到了鲁迅的小说《药》中描述的场景,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痨病,花钱去买人血馒头,而茶馆里还有一群附和的看客。100年后,同样是关于疾病和生命,虽然没有血淋淋的暴力,但其愚昧和残忍何其相似。

  今天几乎不再有农民相信“人血馒头”能够治疗肺结核,但是对于新时代的“艾滋病”,很多农民却仍然知之甚少。他们大部分人视艾滋病如“瘟疫”,并不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并不会通过空气、皮肤或唾液传播,一般的接触是安全的。在对“艾滋病”的巨大恐慌中,村民们做出了这种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荒唐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广大农村也旧貌换新颜,大部分农民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不容忽视的是,广大农村在精神层面仍然是贫瘠之地,农民的科学素养尤其欠缺。根据调查统计,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而农民仅为1.51%,农村封建迷信现象依然严重,44.1%的农民仍然相信算命、鬼神。

  如果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世界前沿科技无论如何日新月异,医学研究如何飞速进展,它们都不会自动泽被农民,农民仍然会像时代的“弃儿”一样可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近几十年来,随着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老人和儿童,农村的文化建设几乎是一潭死水,而且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良好的科学教育,未来农村和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或许会进一步拉大。

  农村缺乏科普,其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一出出“联名驱离艾滋病童”的荒谬剧,而且在多方面影响或危害农民的身心健康。由于缺乏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全国农村每年都会发生上百起误食毒蘑菇事件,而农村更是假冒伪劣食品、“保健品”的重灾区;由于没有医学常识,农村乱用抗生素、动不动就打点滴的现象十分常见,而像“遵循传统坐月子”这样的陋习仍然根深蒂固。在精神层面,农村不仅打麻将、赌博风盛行,而且基督教堂的数量正在悄然增加,在西部一些地方,宗教极端势力还在农村滋长。

  近年来,虽然相关部门实施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了诸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但由于农村的科学基础薄弱,“欠账”太多,农村的科普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科技部发布的201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科普专项经费为46.4亿元,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为3.41元。在有限的科普投入中,实际上农村投入更低,比如在2011年,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人均科普经费早就在10元以上,而中部地区才1.6元。

  多个省市的科普工作者曾告诉笔者,目前农村基层科普工作面临着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科普资源有限等突出难题。直观地说,在很多中西部地区,由于农村人口分散,很多乡村一年能去科普一两回已经不错了。如此一来,科普覆盖面十分有限,科普难以深入,科普效果也并不稳固。

  相对于城市居民可以坐拥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可以利用院所、高校科普资源,可以每月去看展览、听讲座,全国7亿多农民所获得的科普资源实在太少,他们的科学素养提升得太慢。全社会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切实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投入,让农民在物质上富裕起来的同时,精神上也能“脱贫”。这事关全社会的公平公正,也关乎着中国的长远健康发展。■(文/ 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