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应从鲁甸地震反思村镇建筑防灾能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11 13:33:37   阅读量:0

  云南鲁甸地震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由于当地属于山区,地基不稳,引发泥石流、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另一方面则是因当地农村房屋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较差。

  我国7亿多农民中,有2/3以上居住在具有潜在地震危险的区域。一次5级多地震,往往就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甚至一些4级多的地震,也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现场震害调查表明,在遭受同等地震烈度破坏条件下,农村人口伤亡、建筑的倒塌破坏程度均远大于城市。我们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反思。

  首先是依法做好村镇的防震减灾规划。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很多村镇存在选址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这次灾后,应对我国地震等其它灾害易发的地区,尤其是西南和西北的一些省份自治区的村镇,依据《防震减灾法》规定,对这些地区村镇场地的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估,对那些存在高风险的村镇,应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及灾后重建,重新选址建设。对于一时不能搬迁重建的村镇建筑,要进行必要的抗震防灾等方面的加固。

  其次是要将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纳入国家的管理。目前尽管我国村镇约有250亿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大约占我国房屋总面积的40%,但由于《建筑法》在设计时出于方便村镇群众房屋建设的考虑,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可以不用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这导致绝大部分的村镇尤其是农村建筑没有进行合理的抗震防灾设计,仅凭经验和传统样式建造,造成很多建筑没有合理的抗震结构和构造,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非常容易毁坏。

  《建筑法》在2011年刚进行修订,再进行修订难度较大,可以考虑尽快调研,出台以国务院法规对村镇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行管理。西南和西北一些地震等灾害频发的省份自治区,可以加强工作,出台当地的《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此外,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国家标准《村镇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编制工作也已经启动,这为农村建筑的抗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当前,需要在县市和村镇对这些技术规程开展宣传和培训,让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广大村镇群众认识和掌握这些技术,并逐步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