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一位“千人计划”专家的自白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9-10 16:47:26   阅读量:0

  我回国的动机是多重的。老婆说我不耐美国的寂寞,老男人舍不得青春的夕阳。不能说她完全没有道理,但我认为首先是出国那么多年后,对现在的中国很好奇。当年我们出国的时候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是打算毕业后回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留在美国,因此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如果自己当年回来了,这一辈子会怎么度过?

  另外是我们从事的新能源行业这些年比较火,我们公司获得了不少国内国外的风险投资,中国政府也很支持这个领域,在中国创业资源组合更容易。干嘛不试一把?万一不小心弄出个造福人类的新玩意,多好……

  我回国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当年光彩照人的母亲已经成为一个干瘦的老太婆,还患了癌症。在中国看病很不容易,患者家属自己需要做很多事、很累。我有时抱着我妈看病上楼下楼的时候就想,幸亏我回来了,否则他们老头老太太怎么办?我妈两年前去世了,送她走的时候我很心安,现在还要好好陪我家老头几年。

  我觉得由中组部推出这个“千人计划”,是因为中国科教界已经形成了利益固化的圈子,院士团体包揽了顶层大项目,下面很多学缘深厚的师徒圈子相互结盟瓜分各级别的项目。据我所知,千人计划之前各大学和科研院所招收的海归不多,一方面工资待遇和国际上差得很远,另外没什么关系的新海归回到体制内,要争取经费做点事很不容易,体制外的海归就更难争取政府的科研经费了。待遇不好,也没有工作条件,回来干什么?千人计划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

  就社会意义来说,这个计划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反应还是比较正面的,虽然这几年入选计划的只有几千人,但已经推动了海外学人的回国热潮,让很多人把回国创业就业当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海归回来创业一方面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让创业这么苦逼的事变得时尚起来,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我们培养的一些员工在这里打一段时间工之后,就开始自己创业,成为我们的上下游伙伴,甚至成为竞争对手,这样行业生态就起来了。回到体制内任职的海归们除了带来海外科研界的新思路新视野,也有一些人成为体制中的“鲶鱼”,搅动了一潭死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