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7·21”首考,北京需要检讨些什么?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5 15:50:30   阅读量:0

文/ 李鹏

受黄淮气旋北上影响,7月19日-20日北京市“大暴雨”,部分地区达“特大暴雨”量级,情形多年来罕见,降雨总量超过4年前的“7·21”特大暴雨。

此次大暴雨是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的首考。北京市吸取4年前的教训,痛定思痛,在立交桥等特殊地点、重要场所准备了重要的设备装备,针对北京市在雨洪灾害方面的一些重要薄弱点进行了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疏通了相应的遗留问题,比如排查受堵的管道,衔接原有管道和新建管道等。另外经过治理,北京市城区河道的标准一般都已达到防范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一些主要河道防洪标准已经达到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标准,这为北京市大暴雨天气中的行洪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也正是这些举措,让北京市在这次的大暴雨中总体上基本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针对大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以及危机应对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这次暴雨也再次暴露了北京市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北京地处华北,给人的印象是雨水并不多,发生雨洪灾害的概率也很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在规划建设时,水利设施规划与建设难免存在不足。但“7·21”灾害以及此次的倾城暴雨均表明,水利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否完善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北京依旧有很多地方值得检讨。比如暴雨导致北京市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公交、地铁、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次的大考中,北京市有关部门需要查查现在依旧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哪里?在下一轮暴雨来临时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作为一个夏季会遭受暴雨威胁的超级大都市,北京市需要以超前的眼光、一劳永逸的方式规划设计及建设重要水利工程,尤其是洪涝灾害应对工程方面的建设。

此外,北京还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提升洪涝灾害应对能力。有观点认为,北京市需要打造海绵城市,建立绿色海绵系统,综合解决水涝、干旱和地表水质及生态环境改善。在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已经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但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打造海绵城市,这还需要城市的规划建设者和管理者好好思量。

在海绵城市的框架中,城市雨洪已经不再仅仅是洪涝灾害的概念,而是该如何做到最佳的应对,如何有效予以利用。比如雨洪管理、生态防洪、地下水补给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方式。这也是需要北京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提高的地方。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2011年7月2日,哥本哈根遭受了史上罕见的暴雨袭击,尽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次暴雨是丹麦自1872年建立气象学院以来有记录的最大一次暴雨。最强暴雨后,经过多方讨论和研究,哥本哈根市政府于2012年颁布了一项暴雨管理计划,并批准了300个相关项目,这项计划跨度为20年。按此宏大蓝图,哥本哈根未来将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它的特点是将哥本哈根市内各区域按未来洪灾风险程度进行划分,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应步骤和实施计划。近两年来,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规划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倒是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样本。

对北京而言,现在不可忽视的一个挑战是,很多区域应对雨洪的能力正在逐年弱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北京市填垫了太平湖,并将部分护城河改为暗沟,丧失了雨水调蓄空间;很多地面又因为硬化导致雨水无法下渗。尤其是近年新建的一些区域,问题甚至更加严重,这都是需要在未来予以改造的。对于正在新建的区域,也必须要按照海绵城市的框架予以建设,否则,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4年前的“7·21” 特大暴雨,让北京在洪涝灾害面前充分警醒,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进步。在此次大暴雨过后,希望北京能在洪涝应对能力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