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崔相慧
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是贯穿千年的养生智慧。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心,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防病治病。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失眠已成为普遍问题,而长期依赖安眠药可能带来副作用。中医认为,失眠多与心神不宁、气血失和有关,而自然界中许多食材兼具药用价值,可通过调和脏腑功能、滋阴养血、镇静安神来改善睡眠。本文将详述由中医师推荐的5种经典安神食材——酸枣仁、百合、莲子、桂圆、茯苓的功效、搭配原则及禁忌,助你通过食疗重获优质睡眠。
一、酸枣仁:东方睡果,养心安神
中医功效: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效,被誉为“安神第一要药”。
现代研究:酸枣仁含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可调节GABA受体功能,延长深睡眠时间,对焦虑型失眠效果显著。
推荐搭配:
1. 酸枣仁粥:酸枣仁15g(捣碎)、粳米100g,加水同煮成粥,睡前1小时食用,适合心烦失眠、多梦易醒者。
2. 酸枣仁茶:酸枣仁10g、茯苓5g、甘草3g,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加蜂蜜调味,缓解神经衰弱。
禁忌:实热郁火、滑泄者慎用。
二、百合:清心除烦,润肺安神
中医功效: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能清心安神、润肺止咳,尤擅改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现代研究:百合含百合苷、秋水仙碱,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
推荐搭配:
1. 百合莲子羹:百合20g、莲子30g、银耳10g,加冰糖炖煮,适合阴虚火旺型失眠(伴口干、心烦)。
2. 百合鸡子黄汤:百合50g浸泡一夜,加水煮沸后打入鸡蛋黄1个,搅匀稍煮,滋阴养血安神。
禁忌:风寒咳嗽、中寒便溏者忌服。
三、莲子:补脾益肾,交通心肾
中医功效: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尤擅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入睡难+腰膝酸软)。
现代研究:莲子含莲子碱、芸香苷,有镇静作用,可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
推荐搭配:
1. 莲子芡实粥:莲子30g、芡实20g、粳米100g,加红枣5枚同煮,适合脾肾两虚型失眠(伴腹泻、遗精)。
2. 莲子心茶:莲子心3g、竹叶5g,沸水冲泡代茶饮,清心火,适合舌尖红赤、口舌生疮者。
禁忌:中满痞胀、大便燥结者慎用。
四、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中医功效:桂圆(龙眼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擅改善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型失眠(伴健忘、面色苍白)。
现代研究:桂圆含葡萄糖、维生素B族,可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改善脑供血。
推荐搭配:
1. 桂圆红枣茶:桂圆肉10g、红枣5枚(掰开)、枸杞10g,沸水冲泡代茶饮,适合气血两虚型失眠。
2. 桂圆蒸蛋:桂圆肉15g、鸡蛋1个,加冰糖隔水蒸熟,睡前食用,补益心脾,改善记忆力。
禁忌:湿热内盛、痰火亢盛者忌服。
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中医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尤擅改善脾虚湿盛型失眠(伴水肿、腹胀)。
现代研究: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可调节免疫、镇静催眠,对焦虑抑郁相关失眠有辅助作用。
推荐搭配:
1. 茯苓饼:茯苓粉50g、糯米粉100g,蜂蜜适量,制成薄饼烤熟,作为零食食用,健脾祛湿。
2. 茯苓山药粥:茯苓20g、山药30g、粳米100g,加陈皮5g同煮,适合脾虚湿困型失眠(伴食欲不振)。
禁忌:阴虚火旺、无湿热者慎用。
六、结论
药食同源食材通过调和脏腑、平衡阴阳,可从根本上改善失眠问题。酸枣仁养心安神,百合清心除烦,莲子交通心肾,桂圆补益气血,茯苓健脾祛湿,五者各有所长,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用。建议晚餐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食材搭配可遵循“甘酸化阴”(如桂圆+酸枣仁)、“心肾相交”(如莲子+百合)等原则。需注意的是,食疗为辅助疗法,若失眠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通过科学认知与合理应用中医智慧,我们可望在舌尖上找回丢失的睡眠。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贾家营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