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癌症筛查中的应用与局限性科普
2025-01-2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2万

撰文/鲁静

肿瘤标志物是体内某些特定物质,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在癌症筛查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诸多局限性。

一、肿瘤标志物检验在癌症筛查中的应用

1. 癌症筛查: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例如,甲胎蛋白(AFP)常用于肝癌筛查,对于40岁以上、有酗酒习惯或肝部慢性疾病的人群,定期检测AFP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筛查,能帮助医生在疾病早期做出诊断。

2. 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具有参考意义。不过,诊断时应综合考虑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症状等多项因素,因单一肿瘤标志物可能受多种因素干扰,不能作为确诊癌症的唯一标准。

3. 疗效评估: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例如,治疗过程中CA19-9水平下降可能提示胰腺癌治疗有效,CA15-3水平降低可能表明乳腺癌治疗有效。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 预后监测:肿瘤标志物可用于预测疾病预后。例如,治疗结束后CEA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结直肠癌复发风险较高,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癌预后不良。通过监测标志物水平,可及早发现复发或转移,采取干预措施。

5. 个体化治疗: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指导个体化治疗。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从靶向治疗中获益,EGFR突变肺癌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治疗。通过检测特定标志物,可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肿瘤标志物检验在癌症筛查中的局限性

1. 假阳性率高:许多非癌症因素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使人们误以为自己患上癌症,从而引发过度的焦虑和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例如,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怀孕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如慢性肝炎患者AFP轻度升高时需与肝癌鉴别,CA125在炎症、妊娠或良性病变时也可能异常升高。

2. 特异性不足:部分肿瘤标志物的器官特异性差。例如,PSA虽与前列腺癌相关,但前列腺增生患者亦可升高;CA19-9在胰腺炎与胰腺癌中均可能异常,需联合增强CT或MRCP检查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3. 早期检出率低:一些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检出率较低。如Ⅰ期肺癌患者仅30%出现CYFRA21-1升高,乳腺癌早期CA15-3阳性率不足20%,远低于晚期检出率。

4. 动态监测干扰因素多:化疗后某些肿瘤标志物如乳酸脱氢酶(LDH)短暂升高可能反映肿瘤溶解而非进展,CEA半衰期长达3~5天导致疗效评估延迟。因此,推荐每2~3个月复查并绘制变化曲线,以准确评估疗效。

5. 无法精确定位病灶:某些肿瘤标志物升高仅提示可能存在肿瘤,但无法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例如,CA72-4升高仅提示消化道肿瘤可能,无法区分胃癌或结直肠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异常需通过PET-CT进一步明确神经内分泌肿瘤位置。

三、小结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癌症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在临床应用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来确诊癌症,而应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同时,公众应增强防癌意识,重视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要按照年龄和家族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35部图书获资金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名单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推荐阅读
肿瘤标志物:癌症早期发现的“信号灯”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肿瘤标志物升高,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肿瘤标志物检测,为癌症早筛敲警钟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发现癌症风险
2024-12-02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