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如何科学止痛?
2024-12-02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461

撰文/黄毅 麦玲

神经外科手术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手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焦虑、失眠,甚至阻碍康复进程。科学的疼痛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疼痛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止痛药,而是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治疗过程。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特点与原因

颅脑手术后的疼痛:颅脑手术后,疼痛主要来自头皮切口、颅骨钻孔及骨瓣复位。由于脑组织本身没有痛觉神经,手术不会直接引起剧烈疼痛,但手术区域的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钝痛或搏动性头痛。术后数天内,患者可能感到头皮紧绷、头痛加重,尤其是体位变化时更为明显。

脊柱和脊髓手术后的疼痛:脊柱手术涉及骨组织、椎旁肌肉及神经根,术后疼痛通常较为明显。疼痛可能来源于术中对肌肉、骨膜的损伤,或因术后组织水肿、神经根释放所导致的放射性神经痛。部分患者会有刀口周围疼痛、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这些症状可能在术后早期较为明显,随后逐渐缓解。

周围神经手术后的疼痛:周围神经手术后的疼痛主要与神经损伤或炎症有关。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烧灼样疼痛、麻木感、针刺感或触碰敏感(轻微触碰即引发疼痛)。如果术后出现长期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需要额外的药物或神经调控治疗。

术后疼痛的科学管理方法

药物镇痛:精准控制疼痛

轻度疼痛(VAS评分1~3分):轻度疼痛通常无须特殊镇痛,仅需基础护理。若患者感到不适,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这些药物可有效抑制炎症,缓解术后早期的组织反应。

中度疼痛(VAS评分4~6分):对于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并结合NSAIDs类药物,以增强镇痛效果。部分患者可选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用于缓解神经源性疼痛。

重度疼痛(VAS评分7~10分):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可能需要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并可采用术后自控镇痛,即患者通过按压镇痛泵,按照医生设定的剂量自行调节镇痛药物的使用,以保持舒适度。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需谨慎,避免长期依赖。

非药物镇痛:辅助治疗,提高舒适度

局部冷敷: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和水肿,降低组织兴奋性。适用于颅脑手术、脊柱手术的切口区域,冷敷时间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物理疗法:低频电刺激用于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术后早期的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僵硬感和疼痛。

心理干预: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可能加剧疼痛体验。术后进行深呼吸训练、冥想或放松训练,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疼痛耐受度。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家属的陪伴也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少疼痛感受。

术后疼痛管理的常见误区

术后疼痛一定要完全消除?

实际上,疼痛管理的目标并非“零疼痛”,而是将疼痛控制在可耐受范围内(VAS评分<3),不影响日常活动和休息。完全无痛的镇痛策略可能导致过量用药,增加副作用风险。

阿片类镇痛药会成瘾吗?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通常不会成瘾。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一般较短,并随着疼痛减轻逐步减少剂量。若患者术后长期疼痛,医生会调整镇痛方案,以避免依赖问题。

术后不能活动,否则会加重疼痛?

适度活动不会加重疼痛,反而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术后肌肉僵硬,降低血栓风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快恢复速度。

不疼了就停药,疼了再吃?

术后疼痛管理强调“提前预防”,而非“疼了再治”。规律用药可保持镇痛效果,减少疼痛波动。若等到疼痛明显时才服药,药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起效。

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管理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镇痛方案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减少术后焦虑,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和家属应理解术后疼痛管理的科学性,避免误区,遵循医生的镇痛方案,做到合理用药、积极康复、科学管理疼痛,从而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提高生活质量。科学止痛,是术后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推荐阅读
脑溢血突袭,神经外科如何力挽狂澜?
2025-02-28 北京科技报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前后我们该如何照顾宝贝?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护士在神经外科团队中的作用:解读护士在手术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4-12-02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