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生死时速心梗急救全知道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776

撰文/刘春英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如同潜伏在身体里的“杀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我国,每年因心梗离世的人数众多。然而,许多人对心梗急救知识知之甚少。了解心梗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甚至挽救生命。本文将全面为您介绍心梗急救相关知识,让您在面对心梗危机时,能够冷静应对。

1.识别心梗症状

1.1 典型胸痛表现

心梗发作时,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部正中或左侧,呈压榨性、紧缩感或闷痛,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程度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多不能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到疼痛放射至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宛如一条“疼痛链”在身体蔓延,让患者备受折磨。

1.2 其他伴随症状

除胸痛外,心梗患者常伴有其他不适。如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够用,呼吸急促且费力;恶心、呕吐,胃部翻江倒海,严重影响患者状态;大汗淋漓,全身湿透,仿佛刚从水中捞出。此外,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这些伴随症状虽不似胸痛那般典型,但同样是心梗发出的危险信号,不容忽视。

1.3 特殊人群症状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胸闷、气短,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非特异性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可能没有明显胸痛,而是出现牙痛、肩痛等看似与心脏无关的症状。因此,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家人及医护人员更要提高警惕,避免漏诊心梗。

2.急救行动步骤

2.1 立即停止活动

当怀疑发生心梗时,患者应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此时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能减少心脏耗氧量。比如在户外散步时发作,应马上找个安全地方坐下;在家中做家务时发病,要立即停止手中事情,躺在沙发或床上,为心脏减轻压力。

2.2 呼叫急救电话

在停止活动后,应第一时间呼叫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接线员患者所在位置、症状表现等关键信息。比如“我在XX小区X栋X单元门口,患者胸痛剧烈,持续了40分钟,伴有大汗和呕吐”。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随时联系指导,为患者争取最快的救治时间。

2.3 简单自救措施

若患者身边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1片,若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但最多不超过3片。同时,若有条件,可让患者吸氧,比如家中有吸氧设备,能为患者提供一定帮助。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双手交叠,垂直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为患者的生命争取一线生机。

3.康复预防要点

3.1 遵医嘱治疗

心梗患者康复期间,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这些药物能预防血栓形成、稳定斑块,降低心梗复发风险。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让医生及时了解心脏恢复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进程顺利。

3.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让心脏有足够时间休息恢复。适量运动也很关键,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比如从每天散步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促进心脏健康。

3.3 合理饮食搭配

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6克,减轻心脏负担。像芹菜、苹果、燕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为心脏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助力身体康复。

4.结语

心梗急救知识关乎生命安危,从症状识别到急救行动,再到康复预防,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牢记心中,遇到心梗危机时,能够迅速、正确应对。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心梗发生,让我们的心脏更健康,生命更有保障,在面对心梗这个“杀手”时,有能力捍卫生命的尊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急诊科(河北省张家口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