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鹏洋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手术室作为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核心场所,其无菌操作原则至关重要。无菌操作原则是指在医疗手术或医疗护理过程中,设备、物品、环境、操作等均保持无菌的原则,以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或传播,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本文详细介绍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医疗规范。
一、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重要性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组织被切开,暴露在空气中,此时如果手术室环境或手术器械存在微生物污染,极易导致感染,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严格遵守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对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具体内容
人员无菌
手术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外科医生、护士、器械护士等,都必须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帽子和口罩。这些防护用品能够有效阻挡微生物的传播,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同时,工作人员还需保持头发、胡须和指甲的清洁和修整,避免直接接触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的双手应保持在胸前,肘部内收,靠近身体,避免无菌部位碰触有菌部位或未灭菌物品。
物品无菌
手术室内所有使用的器械、手术用具、药品、液体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包装和保存,保证其无菌状态。在手术过程中,这些物品应避免被污染。一旦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似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同时,手术过程中使用过的器械应及时擦净污迹,以减少细菌污染和繁殖。
空气无菌
手术室内的空气应该经过严格的过滤和净化,保持无菌状态。手术室内应采取有效的通风、空气循环和压差控制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应关闭手术间门,严禁人员频繁进出,以减少空气流动带来的微生物污染。手术参观者与手术区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面向无菌区交谈、咳嗽和打喷嚏。
手术操作无菌
手术操作应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污染和感染。手术过程中,应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避免直接接触手术部位和器械外表面。手术人员应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和污染。在切开空腔脏器前,应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手术过程中,如需调换位置,应先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交换位置,以免接触对方背部有菌区。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几点,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还包括一些其他注意事项。例如,手术人员应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和清洁,保持手术区域的整洁和干燥。手术室内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消除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同时,手术室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记录制度,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无菌物品的质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无菌操作原则的有效执行。
三、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执行与监督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执行与监督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无菌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无菌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同时,手术室还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无菌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手术室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无菌操作原则得到有效执行。
四、结语
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因此,每一位手术室工作人员都应深刻认识到无菌操作原则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无菌意识,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状态。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加强无菌操作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技能和水平,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