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人民号
科普号
北京号
微博号
头条号
腾讯号
百度号
央视频号
抖音号
微信号
首页
要闻
时政关注
北京要闻
社会热点
解读
健康
安全
探索
食品
观点
辟谣
生态
军事
体育
回眸
科创
科创关注
科创活动
科普
科普关注
科普活动
科教
科教关注
科教活动
科际精灵
人物
科学前辈
时代新人
直播
视频
图解
专题
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中国航天多个“第一”,都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
课本里的科学家|华罗庚:从杂货铺走出的 “人民数学家”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镌刻在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名言,出自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华罗庚1956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2025-05-06
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他凭啥是 “中国霍乱防治第一人” | 高守一
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展厅内,静静陈列着三页泛黄的纸张,这是高守一关于1961年广东省副霍乱流行的病原学问题的手稿。每一行字迹、每一个数据,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与疫情赛跑的紧张岁月。
2025-04-29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他让国人实现穿衣自由 | 梅自强
1958年6月23日,梅自强通过莫斯科纺织学院副博士学位答辩刚刚过去4天,他便踏上归国的列车。列车从莫斯科出发,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疾驰,窗外的美景随着列车的行进显现又隐没。梅自强却无暇欣赏,他一直伏案笔耕,专心写作。列车行驶了七天,梅自强便在车上写了七天。
2025-04-26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课本里的科学家 | 詹天佑:开创中国独立自建铁路的先河
詹天佑,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我国近代史上的科技界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本期让我们一起见证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2025-04-23
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张宏达:一生 “追茶”,他为植物界疯狂 “上分”
他曾在密林深处发现濒危的“猪血木”,为山茶科植物填补演化的空白;他跋涉云南茶山,用严谨的学术研究为普洱茶正名,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茶的源头;他在实验室里解析茶叶的奥秘,命名“可可茶”,让更多人能安心品味茶的芬芳。
2025-04-2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七十年后,重新认识爱因斯坦
1955年4月18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70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重新认识这位科学巨匠——他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但并非只是待在书斋里推导方程的“象牙塔”学者,而是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实验者。一直以来,他的科学生涯从未脱离实践。
2025-04-18
科普时报
课本里的科学家 |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的守护者
他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和方法的奠基人和行动先驱,他是第一位将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系统地展示于世界学界的中国人,让我们一起见证他之所以成为梁思成的故事。
2025-04-17
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张弥曼:与古生物“先结婚后恋爱”
2018年3月22日,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在颁奖典礼上,一位中国女科学家缓步走上领奖台。她用5分钟简洁幽默的演讲,打动了很多人。
2025-04-17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课本里的科学家丨贾兰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重要发现者
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专题中,贾兰坡的科普作品《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被列为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2025-04-17
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课本里的科学家丨高士其:轮椅上的科普巨匠
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专题中,高士其的经典科普作品《灰尘的旅行》被列为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2025-04-17
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index.php/Index/dataList?style=1&cate_id=664742289528975360&type=news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