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回眸|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

来源:北京科协    发布日期:2024-02-07 10:50:21   阅读量:0

2024年2月7日是中国科学院首任副院长竺可桢逝世50周年纪念日。竺可桢1910年留学美国,191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奋斗了近60年。无论是他个人的专业研究,还是在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编辑/刘大珩

竺可桢不仅在学界树立起不朽丰碑,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巨匠。他因《竺可桢日记》而被人熟知,但比日记更重要的是他对我国的气象事业所做的贡献。他开创了我国的气象教育事业,创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了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也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还是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奠基人。

竺可桢还怀有一颗爱国心,时时事事心系祖国。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外,还十分重视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设施建设。今天,我们一同缅怀竺可桢,弘扬科学家精神。

640(6)

开创中国气象研究的先锋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米商之家。他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就开始认字,15岁时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进入上海澄衷学校。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生资格后,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想学成报效祖国的他,便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1913年毕业后,他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其幼时即喜爱的气象学。其间,父亲和长兄先后去世,竺可桢克服经济困难坚持学习,直到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18年回国。

640

▲青年时代的竺可桢

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等地教授气象学和地理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所编写的《地学通论》是中国第一本现代地理学著作。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任13年间,他为浙大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提出“求是”二字为校训。1949年7月全国解放前夕,竺可桢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在随后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郭沫若任院长)。他首先着手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又主持完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案等工作。他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1950年定居北京后,竺可桢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后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

科学报国

从青少年时代起,竺可桢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640(1)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的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640(2)

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竺可桢也作出了贡献。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对我国的地震学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在思想研究领域,竺可桢作为一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行者,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640(3)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杰出领导人

上世纪中叶,竺可桢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我国大规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这些科学考察队经过长期艰苦的科学调查,在充分掌握各个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具体意见。作为考察队的领军人物,竺可桢特别强调实地调查必须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640(4)

竺可桢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每年都要花不少时间参加野外调查。他用了约10年时间,考察过除西藏和台湾地区以外的省份的许多地方。他直接参与科研人员的讨论,将得到的共识向政府建议,促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的结果加快成为经济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竺可桢通过长期的自然资源科学考察,对大自然的演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类和自然界必须和谐相处,了解自然是利用和逐步改造自然的前提;了解自然必须进行基础理论的规律性研究,这是科学家的责任所在;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和研究必须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要避免片面;开发利用大自然必须有计划进行,应该远近结合、点面结合。

竺可桢毕生的爱国情怀、做人坚持的实事求是原则、治学秉持的持之以恒态度,已经成为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必将激励更多科技人员阔步走在科学兴国的大道上。

综编: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科学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