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回眸 | 68年前,中国航天规划的“奠基之作”横空出世

来源:北京科协    发布日期:2024-02-17 16:20:32   阅读量:0

68年前的今天,钱学森向中央递交了一份意见书。这份意见书以“航空”为名,实际上讲的却是“火箭、导弹”。这份意见书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份详细的书面规划——《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堪称中国航天规划的“奠基之作”。

编辑/赵玲

从那时至今,历经几十载,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的指引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在星辰大海中不断追梦。

▼▼▼

“外国人能搞中国人就能搞”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在中央的安排下,钱学森对国内的科技、工业条件进行了考察,了解了国内的基本情况。

640(3)

1955年11月,钱学森访问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陈赓大将问他,“我们能不能造出火箭、导弹?”钱学森反问:“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就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聂荣臻元帅问他研制导弹有什么困难。钱学森轻松地比喻:“不是说,困难就像老鼠,听见脚步声就吓跑了吗?”

话虽如此,但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初期,研制导弹并不容易。钱学森在1955年底曾回答彭德怀元帅:“搞导弹需要有一支搞研究和设计的队伍,需要建些地面试验设备,也需要有专门的加工制造工厂。美国搞出第一枚导弹,用了近1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比美国快,5年时间应该可以。”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为保密起见,《意见书》以“国防航空工业”代表火箭导弹和航天技术,对组建导弹研究的组织机构、人员选调、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

640

《意见书》共3000多字,在分析了我国当时的工业基础、人才状况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设置和人才配置与培养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火箭、导弹工业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设计研究院及其附属的各类研究所、集中国内相关领域拔尖人才、培养火箭专业人才、适当争取外援等等。

这些措施大多在随后的几年内付诸实践,而“国防航空工业”也成为火箭、导弹工业在创业初期的代名词(如火箭、导弹工业的领导机构最初称为“航空工业委员会”等等),后来又被钱学森创造的“航天”一词所取代。

2月22日,审校过的《意见书》被印发给各位中央军委委员,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以后,中国的航天工业便以这份《意见书》为蓝图,开始了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历程。

▼▼▼

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我国航天事业从1956年起步至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天注定会永久载入中国航天史册。这是中国人开启太空探索的第一步,同时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成功自主研发并发射卫星的国家。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新图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五号”在轨运行14圈,21小时23分钟后安全着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之旅顺利完成。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实现了。

杨利伟

之后,2005-2024年,我国又相继发射了多艘载人航天飞船。这个春节,驻守在天宫空间站的“神舟十七号”乘组还为大家送来了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从此迈出了深空探测第一步,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空间局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探月国家!

随后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国完成了无人探月的“绕、落、回”三个阶段。经过对“嫦娥五号”带回的珍贵月壤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发布了多项研究成果,刷新了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识,如将科学界认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迟了8亿至9亿年。

640(3)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它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640(4)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任务正式启动。随着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空间站的三个舱段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640(5)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正是有仰望星空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国航天人才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将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梦想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未来,让我们见证更多精彩。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综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公众号、“钱学森图书馆”公众号、“航天科普大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