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 杨伯钢:伟大工程的“幕后英雄”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06-09 09:36:12   阅读量:0

他的脚步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还曾远赴非洲赤道新几内亚援建;支持冬残奥会筹办、建设地下管线三维平台、创建全国特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关键体系,他的科技成果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他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杨伯钢。

记者/薛景文(实习) 王雪莹 

海南建省、援疆测绘、汶川地震救灾、乌兰察布建设……他的脚步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还曾远赴非洲赤道新几内亚援建;支持冬残奥会筹办、建设地下管线三维平台、创建全国特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关键体系……他的科技成果在全国得到了推广,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

他是谁?他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杨伯钢。

○  ○  ○

初心不改,40年如一日扎根测绘领域

1979年,在杨伯钢高考填报志愿时,测绘并不是一个人们所耳熟能详的行业,因此他并不清楚测绘的具体定义,只是着眼于北京建工学院为城市建设服务的专业定位,希望日后能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随着学习的深入,杨伯钢渐渐发现,测绘专业的意义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重要——不仅仅服务于重大工程的施工,还关系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正因如此,毕业后,杨伯钢选择了赴日研修、读博,而这也让他始终保持了对行业前沿知识的敏锐性。

对测绘从业者来说,背着沉重的测绘装备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常事。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冬天,杨伯钢从早到晚都扎在项目里,常常到了半夜都来不及吃上一口饭。面对如此辛苦的”工作日常”,许多同行选择了半路转行,可杨伯钢则从这种辛苦中品出了独一味的甘甜。“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了就要做好”,他说,而这一干就是整整四十年。

谈及为何能在如此艰苦的领域里守住初心,杨伯钢觉得有两点:一是专业的获得感,二是专业的挑战性。“看着你参与设计建设的一条条路、一幢幢楼竣工,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那种心情是无以言表的”,他说。同时,杨伯钢还表示,测绘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行业,不同项目的测绘要求也不一样,总能给他们提出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业者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一辈子去探索更多的可能、创造更多的可能”。

○  ○  ○

攻坚克难,为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支撑

2015年,杨伯钢接到了一个大难题——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设全生命周期测绘保障服务。

原来,为了保证延庆赛区能够顺利举行高山滑雪、雪车和雪橇赛事,场地需要在划定的21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同时满足三种不同要求:高山滑雪场地需要至少800米的高差、30度的坡度,雪车雪橇场地需要相对平缓的100米高差坡度,冬奥村又需要建在平地上……想要实现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必须要有一份更高精度的地图才能施工。几经研讨后,他们向杨伯钢团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0.05米分辨率的影像图和1:500地形图。

然而,杨伯钢团队在勘探现场后就发现了问题:延庆的山高度差极大、植被茂密,想要人工测量根本不可能,只能选择航摄,但彼时无人机并不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有些人认为难度太大,精度要求过高且无例可循,因而建议杨伯钢放弃,但杨伯钢坚决地拒绝了:在他看来,冬奥会是举世瞩目的重大赛事,对于我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绝对不容有“放弃”一词——他们不仅要顺利完成,而且还要把它做好!

针对测量难题,杨伯钢带领团队提出了“利用航测遥感技术为冬奥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地理信息服务”的整体设想,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却非常多:无人机如何操控?无人机的固定翼如何挂相机?无人机要以什么模式做高空飞行?它的航测精度该如何保证?……一时间,如山般的难题阻挡了前路。

面对这些困难,杨伯钢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正如他所说,大工程、大挑战,才能有大创新、大突破,“在大工程中提炼科技点,在实践中创新”。怀揣着这样的决心,杨伯钢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开动脑子、撸起袖子,大胆地迈开了自己的步子。

既然无人机不满足要求,那就动手改造无人机;既然飞行方案不行,那就设计独一无二飞行线路……就这样,杨伯钢带领团队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调整。最终,真的成功开创了无人机阶梯式航线划分技术,突破了无人机无法进入山区低空测绘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杨伯钢还带领团队综合运用倾斜摄影、LiDAR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了海坨山的影像数据。他们将数据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起高程精度达到0.4米的三维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为赛区奥运村、赛道和各种设施的设计、方案选比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杨伯钢诠释了中国测绘人“执拗”的意义。项目完成后,国家科技部科技冬奥领导小组向杨伯钢发来了感谢信,以“勇于创新、不惧挑战、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四个词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工作精神。

○  ○  ○

持续服务,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贡献才智

作为城市测量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杨伯钢始终关注着北京的规划和发展,致力于补足城市治理短板,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为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助力数字政府建设,杨伯钢主持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和科研项目,为许多政务服务插上了数字的翅膀:构建了“互联网+”不动产测绘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支持了全国“第一本”和北京市“第一本”不动产登记证书发证,全国已累计发证数千万本;在国内率先实现基于区块链不见面登记一网通办,减少疫情期间现场办理300万人次;创建了全国特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体系,研建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理论、技术与方法,实现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泛在化服务的监测技术体系……可以说,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老百姓们的生活幸福感。

此外,杨伯钢还将关注点放在了那些被深埋于地下的“生命线”——北京城市地下管网。

很少有人知道,地下管网如同城市的血管,其运行维护对于城市的安全至关重要。独具慧眼的杨伯钢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北京地下管线存在建设规模不足、底数不清、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杨伯钢就开始呼吁建立“地下管线普查机制”,并亲自带队,着手对北京城市各类地下管线进行测绘。

跬步成千里,滴水汇川河。如今,经过多年努力,杨伯钢带领团队为北京的地下生命线建立了完整准确的信息库,其覆盖管线长度超过8万公里,且始终保持监测和更新。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地下管线无接触智能全息调查探测系列技术,自主研发了调查探测的系列装备和软件,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真正做到了“为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  ○  ○

重视人才,在以身作则中实现薪火相传

多年来,杨伯钢不仅创造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科技成就,还培养了大量国际一流的专业人才。他提出,人才培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指引为青年搭建平台,要按照青年的兴趣和特质,培养学术型领军人才和技能型工匠人才。但不论对于什么研究方向的人才来说,精神品质和专业能力同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这些是一名合格测绘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杨伯钢说。在他看来,做工程测绘就要以大国工匠为根本目标,即便遇到各种困难,都要协同合作力争将每一个项目做到最好,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工具如何革新,“中国测绘人”这种优良的精神品质丢不得。

在专业能力方面,杨伯钢深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需要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兼具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在越来越走向跨界融合,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生产实践,都离不开从理念到技术上的跨界创新”,他说。为此,他也对自己的学生和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支完整的测绘团队应当能够解决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个测绘从业者,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谈及实践重要性的时候,杨伯钢也深有感触。“无论是做外业,进行实地考察和测量;还是做内业,将实地考察和测量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内业资料,一定要踏踏实实在一线岗位上锻炼两到三年”,在他看来,一线实干就像打地基,是每个测绘人的“基本功”,虽然不显山不露水,却会让测绘人受益终身。真如他所说:“青年人要树立信心,努力奉献。不管在哪一行工作,只要努力追求,行行都能出状元。”

日前,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的遴选活动中,杨伯钢荣获了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于他而言,这不仅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每个测绘人的肯定。从业40年,杨伯钢笃行信道,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诠释着自己的誓言:“一辈子专心干好一件事——测绘”。

了解更多信息点此进入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