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京津冀的雾、霾天气为何又来了?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03-08 14:48:32   阅读量:0

从3月3日开始,京津冀区域发生了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造成此次雾、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今春会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吗?

撰文/记者 赵天宇   图文编辑/陈永杰

采访专家:

孙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3月伊始,与气温一同回升一起到来的,还有弥漫不散的雾、霾。

从3月3日开始,京津冀区域发生了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多个城市已经达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水平。期间,北京市受传输影响也经历了一次PM2.5浓度明显抬升的过程。

而根据相关预报监测,本轮空气污染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预计持续到本周五(3月10日)。也就是说,未来几天京津冀的雾、霾天气可能还会出现反复。

▲受不利扩散条件和排放源影响,京津冀出现重污染天气实拍图显示,北京东南部某区能见度较差,空气污染严重 (摄影:赵天宇)

消失已久的雾、霾天气为何“卷土重来”?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孙杨。

事实上,从今年春节过后,京津冀地区的蓝天上线的频率一直不高,北京在2月底也出现过局地重污染天气。因此孙杨指出,应该注意到这一次的雾、霾天气,指的并不仅是北京,而是沿太行山—燕山的整个京津冀区域。像保定、石家庄等地的污染也都是比较严重的。

▲2023年3月3-5日全国PM2.5浓度变化(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

分析此次雾、霾天气成因,孙杨表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一直高度关注,已经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析研判。

首先是工业生产的高位运转带来高排放:春节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用电量快速上升,区域内钢铁、焦化、玻璃行业高位运行;水泥、石灰、砖瓦、陶瓷等行业也陆续开工,这必然带来排放增加。此外区域内移动源活动水平也快速增长,目前柴油货车交通流量、柴油销售量、工程机械开工时长等指标均处于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次,不利气象条件则是雾、霾天气出现的重要因素。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消息显示,今年3月以来,京津冀地区迎来猛烈升温,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达到22-25℃,北京、廊坊等地的2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更是突破3月上旬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急速升温导致京津冀地区夜间湿度大、逆温强,扩散条件较差,特别是3月3日以来,近地面1公里高度均出现“上层暖、下层冷”的逆温层污染带,污染物无法垂直扩散。

▲CMAQ-ISAM源解析北京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时间序列及所占百分比饼图 (来源: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第三是污染呈现“叠加”效应: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北京上风向地区PM2.5中硝酸盐等二次组分浓度相对较高,表明重点行业、燃气锅炉和机动车、工程机械排放的NOx及其二次转化对PM2.5污染贡献显著。

此外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在本轮污染过程期间受到了显著的区域传输影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运动路径(红色、蓝色)受“弧状山脉”(黑色)地形影响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这是否意味着,京津冀地区今春天会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孙杨认为可能性不高,这与京津冀地区气候特点有关,四季鲜明且少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事件,例如江南地区的梅雨、西南地区的华西秋雨等。污染天气持续2-3天后,往往随着冷空气到来或者大气运动就自动扩散了。“其实在冬春交际时,污染源的变化不如气象条件变化大,也就是说,只要气象条件不佳就很容易造成污染。”孙杨说。

延伸阅读>>>

雾、霾天气的重要推手——静稳天气

1678258504334

▲静稳天气造成雾、霾天气(图片来源:大河网)

静稳天气,顾名思义是指平静、稳定的天气。通常指近地面风速小、大气稳定(伴有逆温)的一种低层大气动力热力特征,大气持续静稳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或冬春交际之时。由于这个季节低层大气稳定低、不稳定能量小易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大气混合层高度较低,导致静稳天气发生频率高。

静稳天气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但雾与霾也有所区别;一是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二是相对湿度不同,雾出现时相对湿度过饱和,而霾出现时相对湿度较低。三是出现的时间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太阳升起后消散,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较稳定时比较容易出现。

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有雾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大气比较稳定,而稳定的大气又容易使污染物聚集,所以雾和霾之间是容易转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静稳天气造成的重污染天气除了严重影响城市的能见度,干扰正常生产生活外,还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受空气颗粒污染物长期影响,还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公众在重污染天气必须引起重视、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