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奥数天才做教书匠就是“陨落”吗?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14 13:54:20   阅读量:0

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失败,这种观点似乎成了默认规则。然而,只有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标准的成功时,才更利于创新环境的改善。

撰文/罗中云(本刊评论员)

最近,关于“天才坠落”的话题又刷了屏。《人才》杂志的一篇《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很明白地表达出一个观点:“数学天才”付云皓没能去做世界顶尖的数学科研,而是去了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当了一名普通高校教师,这是“天才坠落”,又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

此文一出,就引来很多议论。有网友留言称“这是一个天才被体制消费,被意识形态扭曲的惨痛例子,年少时缺乏合理引导,其实宏观看来,何尝不是大环境的悲哀?”

但亦有不少人对文章传递的价值观进行批驳,认为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成功学价值观,“盲目地用社会地位或物质标准来衡量人生成败,是一种扭曲的成功观”。似乎奥数天才将来就算不能拿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至少也应在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有一席之地,做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否则就对不起自己拿过的“奥数金牌”。

事实上,现在仍有很多人觉得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优秀学子,学业事业一帆风顺不是新闻,坎坷漂泊才是新闻。只要他们没有走“高大上”的道路,就会被当做“读那么多书也没用”的案例传播。

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付云皓回应,采访他的文章是立场先行,认为“自己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过得快乐而充实。”

付云皓不满的是采访他的文章所透露出来的价值观——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学术研究是上品,普通工作都low,给二本师范生讲课,更加是向着地心加速靠拢。如果一个曾经很成功的天才在后来没有做出经天纬地的成就,而是平平淡淡地生活,就是失败。”

在中国,对“神童”“天才”的崇拜思潮一直就很盛行。这种思潮发展到现在更成为一种近乎病态的执念,而且产生出无数的“天才制造工厂”,有媒体形容这样的“工厂”由神童传说、极度困苦的励志故事、家长崇拜、兴趣班、奥数、名校、闪耀的头衔、世界级名声所组成,最终变成一种全社会的认知和价值观暴力。

不能说崇拜“天才”“神童”,或者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培养一些具有天赋的人最终成名成家的做法有错,但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固化,形成刻板印象,认为“天才”的未来只能沿着人们的期待一步一步取得“成功”,那就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包容、多元的时代发展理念。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相对狭隘的成功观会直接投射到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上,容易营造出一种短视或急功近利的教育氛围。

那种天才只能“成功”的价值观投射到其他社会层面,还可能带来更深、更广的负面引导后果,比如那些著名高校毕业的学生,只能从事光鲜体面“高大上”的工作,甚至只能从事某些具体的高档行业,否则就是“失败”,就是“坠落”,“浪费人才”“读书无用”。

每个个体都会拥有不同的人生际遇,每个人所拥有的“高光时刻”也不可能相同,不必拿固定的标准去作判断。无论奥数天才,抑或其他的音乐神童、美术奇才,他们可能有相似的路,但也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面临着不同的环境,他们最终既可能按人们的期待在某一领域走得更远,也可能主动或被动地转向,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其内在的原因,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按某种单一的标准去苛责。

要知道,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某种固定标准的“成功”观念时,社会氛围就会愈加宽容、开放、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也会更加解放,也更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