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病耻感能杀人你知道吗?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25 15:34:41   阅读量:0

  川师大疑犯抑郁症鉴定结果出炉病耻感能杀人你知道吗?

  采访专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黄晶

  文/记者 齐亚凤

  近来,公众关注的“四川师范大学血案”有了新的进展,嫌疑人滕某精神病鉴定结果出炉:他被鉴定为患有抑郁症,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一纸司法鉴定书更是激起轩然大波。因为嫌疑人手段极其残忍,很多人认为:轻飘飘的“抑郁症”不该是凶手免死乃至免罪的理由。

  其实,根据网络上的热议,可以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大家对于精神心理患者一直存在固有的歪曲看法。

  因患有抑郁症而对违法行为承担部分刑事责任,这样的鉴定结果不仅让受害人家属难以接受,也遭到很多关注“川师大杀人案”的公众的质疑。有法律专家表示,一旦鉴定结果最终被采纳,滕某或将被从轻处罚。

  病耻感就像“个体耻辱”的标志

  根据媒体对于当事人情况的报道,当事人曾有过两次自杀行为,而当事人的父母在升学时觉得“不光彩”,他们当时没有采取恰当的对策,以至于酿成今日的苦果。

  所谓“觉得不光彩”,这就是我们医学上常说的“病耻感”。简而言之,病耻感在现实中也体现为内在和外在的歧视。前者是患者对自己的看法,表现出自卑、自怨、自怜的情绪,否认自身的价值;后者是社会对患者的态度,对精神疾病患者抱有偏见,用不尊重的言语或不公平的方式对待患者。

  说起“病耻感”,来源是这样的。它在英文中原意为“烙印”,即烙在奴隶或囚犯身上的标记,是一种外界强加于个体身上的耻辱的标志。它已经成为了负性经历的自我否定标志,包括羞耻感、被指责、受歧视、排斥孤立等等。

  病人厌恶“精神病”敏感字眼

  精神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这也使大多数人觉得,承认了某人“精神不正常”,似乎就承认了大脑有问题。

  精神心理科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科室。有些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症状,比如幻听、行为混乱等,他们往往不会先去选择就诊于精神心理科,而是辗转于各个科室之间,仿佛潜移默化地在回避“精神病”这个敏感的词汇。从我们的经历来看,精神心理科接待的一大部分患者都是其他科室医生介绍来的,患者来到诊室后往往会表现得很难为情,并会尴尬地说:“刚才的医生让我来看看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没有精神病,为什么要来这儿?”

  像这样类似的患者有很多,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比如更年期、个人性格缺陷,或者根本不认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是疾病,认为通过自己的“调整”就能康复,提到看病觉得匪夷所思,会认为“不就是不高兴吗,这也是病?”或是觉得“还有吃了能让人高兴起来的药?”

  认知行为导致社会歧视存在

  国外比较认可的认识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病耻感的形成主要是一个认知行为的过程。它包括三大核心概念,即社会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比较固定的认知,比如公众认为精神病患者就是“智能低下、头发蓬乱、行为古怪、具有危险性及暴力倾向”;偏见是对此刻板印象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表现,比如愤怒、害怕、回避、敌对情绪;歧视是对于精神心理疾病存在偏见的具体行为表现,比如“将其社会隔离、不公平对待以及剥夺其基本权利”。

  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在某个阶段经历着精神心理问题,包括名人也不例外。央视名嘴崔永元曾自述,“我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特别严重的那种。我很清楚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想到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是特别快乐的,但这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谈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很忌讳,这是个人隐私,但我注意到,社会上现在对这种病不了解,认为这没什么,就是小心眼、想不开,其实这的确是一种病。”

  现在许多医学科普只让我们了解了精神病的危害,但没有做到让大家意识到大脑确实有可能的病理改变,也是“真实存在的疾病”,就和人体五脏六腑生病是一样的,其实当事人也很痛苦地想迅速摆脱受折磨的感受。

  “大脑患病”谁都不能容忍?

  早在1996年,学者对美国公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有一项调查,63%的患者不愿意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交往,47%的患者拒绝与抑郁症患者交往。2009年,一项研究也显示,多数美国医科大学在校生不愿意租房给精神疾病患者,不愿与精神疾病患者做邻居。在中国,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有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患者曾经受到单位的不公正待遇或者受到同事和同学的歧视。

  曾经有一个产妇,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自责,敏感,失眠,甚至有想伤害孩子的想法,医生为患者做出了明确的诊断,建议患者开始服药治疗。刚开始患者坚持不服药,理由看似很充分,她首先提出自己的情绪问题通过自我调节能得到缓解,另外吃了药就是“精神病”了,而且吃药会变傻、有依赖性、上瘾,所以她坚决不服药治疗,家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像她一样的患者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如此下去患者自己和家人将遭到怎样的打击。此外,还有很多患者本来在服药治疗,但为了恋爱结婚,会向对方隐瞒自己的病情甚至私自停药,导致疾病复发住院治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为家庭和生活带来众多隐患。

  负面宣传过多成了“歧视标签”

  许多科学研究发现,媒体和娱乐行业在塑造公共精神心理健康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们经常被描绘成“危险、暴力和难以预料的”,并随时都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威胁。媒体似乎总是在关注一些精神心理有问题的患者造成的公共安全事件,而很少有媒体或影视题材关注那些从精神疾病中康复的患者,或者是通过努力克服了疾病困扰并取得了成就的患者。公共媒体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形象塑造和成见,已经使公众将精神心理疾患与恐惧和误解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有“精神病”,往往会被理解为带有贬低性,甚至是带有侮辱含义的。这源于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普遍缺乏基本的认知和根深蒂固的一些观念。早期,由于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家属认为精神病是“鬼神附体”,长期将精神病患者囚禁在家里;甚至是公众媒体的歪曲宣传作用,比如得了“精神病”就是疯子,随便打、骂及伤人,种种不利的因素使公众对其另眼相看,还有,就是“吃了药”人就会变傻,甚至“上瘾”等等观念,所以在就诊时往往患者心理负担非常重,这样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治疗和康复。

  减少歧视多些悉心照顾

  此前报道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学教授约翰·纳什在上世纪50年代晚期开始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当时他年仅30岁左右。他疯狂离奇的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约翰·纳什开始有一些古怪的行为,并且出现恐慌和幻觉。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纳什曾数次入院治疗,并且断断续续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不过,到了上世纪50年代,已经年过50的纳什情况开始改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纳什曾经给同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写道:“我不再有不理性的想法,而且,我并没有服药,只是荷尔蒙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

  美国迈阿密临床心理学家吉尔达·莫雷诺表示,在上世纪3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还未研发出来之前,研究已经发现,有大约20%的精神病患者不治而愈。而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60%的患者症状出现缓和,即在至少半年内症状控制到最小程度。

  莫雷诺表示,科学家还没完全弄明白为什么有些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会好转。但是,研究显示一些社会因素与此有关,例如有一份工作、日常生活有家人和社区的支持,这些因素都有助精神病人康复。

  纳什非常幸运,他拥有一群很支持他的同事,大家帮他找工作,也很保护他;纳什的妻子也一直在悉心照顾他,即使两人离婚后依然收留他,以免他无家可归。

  由于导致精神疾病的因素很多,从基因、后天环境或是生理上的改变都有可能生病。当我们大家意识到了偏见、歧视的存在时,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耐心和同情,让他们不再畏惧地去消除“大脑的非正常变化”,以此避免“精神病”伤害事件的再次发生。■


  TIPS:如何消除病耻感?

  首先,要对疾病有基本的认知。

  其次,公众媒体的力量,正确的舆论导向非常重要。

  第三,将疾病正常化,精神心理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疾病,是可以有多种手段治疗的,相当多的患者通过积极正规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第四,加大对社会公益机构的支持,就像“戒酒互助会”一样,通过公益和团体的力量,加速心灵修复过程。

  《心理咖啡》栏目由北京科技报社《科技生活》周刊与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