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糖瘾要了20岁小伙的命,别让年轻人变成“小糖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1-30 16:10:15   阅读量:0

  
Ⅱ型糖尿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即14~18岁之间,此类型的糖尿病除了活动少的因素之外,和成人一样,多源于体重超标。

文/王瑞青(天坛医院体检科主治医师、神经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师) 程莉

  11月15日,宁波市一位20岁的年轻小伙子陈潇(化名)死于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酮症酸中毒,原因是他长期嗜好可乐,最近喝了大量可乐!

  陈潇几乎每天都要喝可乐。虽然他也知道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对身体不好,但可能不知其原委。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大约含有35克糖。大量含糖碳酸饮料进入体内会短期内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后果是引发机体内环境急性紊乱。

  成为元凶的糖

  长期吃糖会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严重时会出现陈潇这样的急性心、肝、肾功能衰竭。可以说大量吃糖是快速自杀,长期吃糖是慢性自杀。

  陈潇一天喝十几瓶可乐,原本不会导致血糖值高达96.56 mmol/L,但他是长期喝可乐的糖尿病患者,就会使血糖升到如此高度了!而因为陈潇是只有20岁的小伙子,脏器没有疾病史,如果中老年人血糖达到30或40mmol/L,就很容易出现昏迷症状了。

  青年、儿童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

  为什么年轻人,甚至现在不少儿童也成为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一样,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约有1.14亿人被确诊为糖尿病,其中“小糖人”占5%左右,发病率约为6/10万,这个数据还在以10%-14%的速度逐年增长。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将增长超过50%。

  “中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小糖人’的绝对数量并不少。”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巩纯秀这么认为。

  “根据此前一项北京市两万名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现况的调查,北京全市18岁以下青少年一年也就100例Ⅰ型糖尿病,而Ⅱ型发病率非常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副主任医师李文慧告诉记者,“Ⅱ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5%~1%,也就是说北京100到2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患病。”Ⅰ型糖尿病多发于18岁以下,尤其是8到12岁,发病原因不明确,在预防上无从下手。相反,Ⅱ型糖尿病与健康观念、饮食、运动、体重等都有关系。Ⅱ型糖尿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即14~18岁之间,此类型的糖尿病除了活动少的因素之外,和成人一样,多源于体重超标。肥胖容易引起胰岛素的抵抗和合并代谢综合征,如蛋白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

  遗传并非必然性

  与成年人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会受到生长激素的影响。青春期孩子身体迅速生长包括第二性征出现,这个阶段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导致代谢异常。人体的血糖是由一对矛盾的激素调节的:它们就是降糖激素和升糖激素。二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血糖处于平稳状态。升糖激素分泌过多或降糖激素分泌过少,血糖就会上升,人就有可能得糖尿病。生长激素是一种升糖激素,虽然能促进生长,但同时也能促进血糖升高。当体重超标或者能量过剩,胰岛素需求过大的时候,如果再加上生长激素的升糖作用,血糖就会升高,表现出来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以往往小患者也不是特别胖,外表上不一定和正常孩子有很大不同。李文慧说,当然这些在成人之前发病的孩子,往往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

  这么多年看下来,李文慧发现十几岁患糖尿病的孩子至少父母一方有糖尿病,越早发病的孩子家长双方有糖尿病的概率越大。尤其是生长激素旺盛的阶段一旦出现胰岛素调控失代偿,就会导致糖尿病的提前发生。

  但是,遗传虽然是儿童糖尿病的常见因素,但遗传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日常生活习惯的控制非常重要。事实上约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形成高血糖的基因,但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如生活状态不良才会发病。

  很多孩子缺乏运动,没有把运动作为日常常规活动的一部分。此外,饮食也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李文慧指出,很多家庭膳食单调,对常规饮食的热量认识不足,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食量,家长在孩子饮食方面应抱有更长远的观点。

  肥胖容易引起胰岛素的抵抗和合并代谢综合征,那么中国现在有多少胖孩子呢?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虽然真正能完全确诊糖尿病的儿童不到1%,但肥胖的孩子中有1/3血糖不正常。”李文慧指出。


空腹血糖只要高于5.6就会导致包括血管、神经在内的全身组织细胞出现炎症,炎症就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状况

  高度警惕胖孩子脖子发黑

  大家会发现有些胖孩子脖子黑黑的,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没有洗干净,实际上这是黑色棘皮病导致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的结果。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梁学军告诉我们,浓度高的胰岛素和皮肤的棘层细胞合成纤维细胞结合,形成了皮肤的特征性改变。脖子黑不是表面上黑,是Ⅱ型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标志。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充分重视。需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黑色棘皮病是可逆的,通过减重,颜色可以逐渐变浅甚至好转。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餐、多尿、消瘦,“小糖人”们也不例外,几乎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祖父母、父母中有糖尿病的,并且孩子偏胖,最近出现喝水多、爱吃甜食、乏力、尿发粘的情况,要去医院进行检测,比较胖的孩子还要查血压和血脂。”李文慧提醒说。

  伴随一生的疾病

  很多家长还有一个观念:现在胖没关系,将来瘦下来就可以了。但短期肥胖就足以对已经脆弱的胰岛功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尤其是如果有糖尿病遗传家族史的话,很多孩子发病时间甚至早于他的父母。梁学军也指出,一旦确诊得了糖尿病,这个过程就不可逆了,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不可能治愈,只能缓解。

  而儿童糖尿病最大的问题是,一旦发病,治疗难度大于成人。现有药物能够让患者在几十年内都维持良好血糖比较困难,因此患者的血糖总是比一般人高。而且很多孩子在学业繁忙的高中阶段发病,每天打胰岛素的话,难免耽误孩子正常的学习。此外,儿童期就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比成人糖尿病患者出现得更早,也就是二三十岁就要面临五六十岁甚至岁数更大的人面临的问题。


如果能降低体重5%~10%以上并长期维持,虽然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其实很多人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饮食上的科学

  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上,药物有其作用,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更强调用生活方式调整,加强运动、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李文慧说,如果能降低体重5%~10%以上并长期维持,虽然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其实很多人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由于一旦患糖尿病,便将伴随一生,所以李文慧强调预防保健治疗一体化,在孩子未出生时,准妈妈就要注意了。

  在胖孩子饮食控制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强调个性化原则,根据孩子体重控制总热量,膳食多样化,保证蛋白质供给,既要维持孩子现有消耗,还要考虑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父母每一顿都要计算摄入量,观察孩子吃饭后的血糖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除了糖果外,其实多数含糖饮料,各种甜食,还有我们经常作为主食的白米饭、馒头、面条、白面包、含糖量高的水果都是糖的重要来源。而像新闻中的陈潇,虽然亲朋好友都劝过陈潇不要再喝碳酸饮料,但他都没戒掉,因为他成瘾了!如果你发现自己像陈潇一样是饮料、蛋糕店、冷饮、甜食这类高GI值食物的忠实客户,就要知道自己也可能是瘾君子了。

  各种瘾有共同特点,就是享用时身心愉悦,缺乏时很不舒服。糖瘾的原因是吃糖可以快速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快速分泌,然后血糖被胰岛素带进细胞,而胰岛素与血糖水平不是很匹配合适,糖进入细胞太多了,随之出现血糖快速下降,因而出现低血糖,此时人体对甜食会特别贪爱,而且只有甜食才能快速提高血糖,如此这般,血糖曲线就像跳绳一样上下波动,身体对糖的渴望如同饿汉见到饭一样,那就是糖瘾,需要到医院进行个体化指导。

  经过反复折腾,细胞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血糖高时胰岛反应慢了,进入细胞的速度和力度也下降了,血糖就降不下来了,这种时候就叫胰岛素抵抗。人体就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空腹血糖只要高于5.6mmol/L就会导致包括血管、神经在内的全身组织细胞出现炎症,炎症就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状况,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等等慢性病。

  陈潇的体重指数达到32(体重100公斤除以身高1.75米的平方)以上,已经属于一度肥胖。因为陈潇喝的可乐含有大量的糖,远远超过细胞能量的需要,无法被细胞充分燃烧代谢掉,就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于是他就出现了肥胖。

  而超重肥胖者得胰岛素抵抗是正常人的2倍,或者有高胆固醇(2.6倍)、高血压(近3倍)、高尿酸血症(4.4倍),这样得胰岛素抵抗后患各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的机会都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