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产后抑郁,你有没有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9-24 10:26:11   阅读量:0

    文/李丽君 王春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精神心理科

  “产后抑郁”给患者及家人都带来无尽伤害,给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早期识别“产后抑郁”,预防悲剧发生。

  据媒体报道,8月7日有一位新妈妈怀抱5个月的婴儿,纵身从8楼跳下,妈妈当场死亡,小婴儿颅脑损伤伴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左肱骨骨折,目前还在医院抢救,并未度过危险期。

  其实,此类惨剧已发生了很多次,去年有位新妈妈在家中打开煤气,结果母子两人皆抢救无效身亡。还有一位新妈妈在家中用绳子勒死婴儿后,自己上吊身亡。

  一幕幕惨剧不断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举动疑与产后抑郁症有关。

  “产后抑郁”的易感因素

  科学研究显示,产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期。对部分新妈妈来说,分娩后为什么会有脆弱、 孤独和烦乱的感觉?为什么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到底有哪些易感因素呢?我们从产前、产时及产后三个方面了解一下。

  产前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发病基础,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有人格障碍、强迫性格和焦虑特质的性格特点产妇;近亲属中有精神病及抑郁症的阳性家族史产妇;生活压力大等经济基础差的产妇;家庭问题复杂、恶劣的夫妻关系等人际关系差的产妇;对妊娠分娩持不良态度等都是产后抑郁的高度易感因素。

  产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诱因,比如,过期妊娠、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甚至早产、难产、死胎、死产,以及分娩时使用产钳或胎吸以及剖宫产,都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因素可导致过度焦虑紧张、恐惧增加,最终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从而使产后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增高。

  产后因素,这里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内因,即产前产时神经心理过程紊乱被打断而激发的神经内分泌变化。这些激素,如孕激素、雌激素、泌乳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产素、甲状腺素和血管紧张素发生了急剧变化,且与情绪波动息息相关。

  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显示,孕激素水平高的妇女,预示其在产后6~10 周容易发生抑郁症,母乳喂养的妇女催乳素水平较高,不易患抑郁症。

  新妈妈不知患了“产后抑郁”

  做新妈妈后的诸多生活琐事,这些事应该从孩子出生后开始说起。可是,许多新妈妈不知道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性格一向乐观开朗的小刘,凭着坚强的意志,坚持顺产一个女婴后,出现对孩子过分担心,她总是莫名担心孩子被抱走,因此整夜难眠。在迎接新生命后短暂的喜悦后,又出现了最大的难题,产后三天,还不见初乳的到来,她有了强烈的内疚感,紧张、苦恼,猛吃催乳药、喝猪蹄、鲫鱼汤等。

  过了几天后,她突然发现孩子的脐带脱落,一阵惊慌失措,担心孩子的脐带脱落后会不会感染,反复去查资料、打电话咨询。而且孩子每一次吐奶,她都会魂不附体、莫名恐慌,有时担心养不活孩子,还经常一个人偷偷哭泣。

  另一位是产前被公认的懂事、体贴的小李,产后却变得挑剔“无情”。她无故挑剔饭菜不合理,经常让家人重新再做一次,还挑剔家人尿布洗得不好,非得按自己的方式再去洗一遍。自从生了宝宝,她难以用平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还出现了人际关系敏感,听不得婆婆说一句不好,否则就会偷偷哭泣,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后来,丈夫和婆婆都开始躲着她,这让她更加难受,几度有了轻生的打算。每天她都在痛苦地挣扎着,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经常漫无目的地想到街上散散心。

  小严目前孩子5个月了,从孩子出生至今,她每天晚上平均起来好多次给孩子喂奶,尤其是孩子3个月之前,由于母乳不足,每次喂奶需1小时左右。她最想做的事就是,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睡个囫囵觉。她对声音敏感,很容易发脾气,有时一点动静就让她恼火,比如看电视的声音,家人大声说话的声音,都难以忍受。这时的她,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点燃的炸弹,她经常遭遇堵奶之疼,每次整个乳房胀得像石头一样硬,痛到抬起胳膊腋窝都痛,这让她心生畏惧,有时因为不能忍受疼痛而感到生不如死,消极低沉。


(CFP陕西西安,西安水文巷一小区,一名25岁左右的疑似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女子从18楼坠亡)
 

  抑郁妈妈无法与婴儿“沟通”

  可以说,患产后抑郁的产妇情绪波动很大,重症者甚至有自杀和杀害婴儿的想法和行为,自杀率高达20%。对于一些刚从产后走出来的妇女,往往会再回首一下那段挣扎的日子,很多人都会感到突然醒悟过来,“原来我当时抑郁了”,“当时真的很危险,因为一直有种不想活了的感觉”, 大约70% -80% 的妇女在分娩后情绪波动大,因此每个新生儿家庭都应重视产妇的心理变化,尤其是针对有易感因素的产妇,并及时帮其调整心态。

  产后抑郁症非常常见,由于患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长期与婴儿居住在同一环境中,因为新妈妈认知的损害,无法用“充满母爱”的方式与婴儿有效沟通,最终导致婴儿认知发育迟缓,以至于婴儿1 岁时智力发育低下及运动发育迟缓,比如说话、走路都比同龄的幼儿晚。

  其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患病母亲的孩子不擅于与陌生人交往,情感淡漠、交往活动少,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物都采取消极态度。

  做个“快乐平静”的产后妈妈

  “产后抑郁”给患者及家人都带来无尽伤害,给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早期识别“产后抑郁”,预防悲剧发生。

  家庭支持系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丈夫、家人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度等。丈夫愿意承担家务和分担照料宝宝的责任,就是对产妇极大的帮助,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和长时间的心理负担。而且,产科医生应积极处理产后异常情况,消除不良的精神、躯体刺激。

  对于抑郁症状较为严重的产妇,应及时向精神及心理专家求助。认知行为治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被循证医学证明,较为有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些年在治疗产后抑郁症上广泛使用。

  对于心理治疗无效的产妇,可给予抗抑郁剂治疗,以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其应用较广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能较好,有利用长期维持治疗。对于婴儿的远期安全性影响数据目前资料不多,一些临床医生和患母在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停止母乳喂养。对于自杀观念强烈的产妇,应用电休克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进行巩固。另外,经颅磁刺激疗法在国外已成熟应用,近几年也在国内被广泛应用,被证实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TIPS

  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产后抑郁一般在产后两周内出现,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①②两条。

  ①情绪抑郁;

  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感;

  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

  ④失眠或睡眠过度;

  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⑥疲劳或乏力;

  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

  ⑧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产后抑郁症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