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把科学装进画框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7-10 12:56:23   阅读量:0

编辑/吉菁菁

科学绘画是科学与艺术的精美融合,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论文、志书插图,科学图鉴、专业杂志封面、博物馆壁画、科学传播等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除了科学性,科学画还同时兼顾艺术性和传播性。

5月18日,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科院文联主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等参与承办的“画框里的科学——中国科学院首届科学画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画展还在6月22日-30日“走进了”深圳国家基因库。

本次联展共展出了中国科学院共四代科学画师团队成员创作的152幅科学画作品,内容涵盖古生物、植物、动物、科学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不仅为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带来了一次欣赏精美艺术的美好体验。

1.李诗华《印象:东喜马拉雅》

东喜马拉雅地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缘,是举世瞩目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至少有8000余种维管植物和500种藓类植物分布于此。在名为《印象:东喜马拉雅》的科学画中,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的李诗华将37种生长于东喜马拉雅地区的苔藓植物融合在一张画中。她参考了各个物种的生境和基质来规划它们的位置,但自由变换了它们的大小:“这幅作品是东喜马拉雅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是对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绘制的‘藓类植物集锦’致敬,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寻宝’游戏。”

2.冯澄如《普通蒟蒻》

画展开篇部分是中国科学画师的“祖师爷”、中国植物科学画奠基人冯澄如的作品。冯澄如早年曾供职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上世纪20年代起,为《中国植物图谱》《中国森林植物图谱》《中国蕨类植物图谱》等多部中国植物学早期重要著作绘制图版。冯澄如发明了中国特有的科学绘图工具小毛笔,并将故宫博物院从德国传入的毛石印刷法引入科学图谱的印刷。他的画因为年代久远,当时保存技术又比较落后,已经很难寻得。《普通蒟蒻》这幅作品创作于1937年,当时抗日战争开始,《中国植物学》杂志停刊,冯澄如为停刊号封面创作了该幅作品。画中蒟蒻的形象像一把利剑,代表了一颗拳拳爱国心。

3.杨定华《三峡埃迪卡拉生物群》

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最早的宏体生物群之一,距今5.8-5.4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很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演化实验。科学家们历时半个世纪寻找我国的埃迪卡拉生物群证据,2014年,终于在三峡地区碳酸盐地层中发现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典型分子,为深入研究该生物群打开了新窗口。

4.苏靓《蓝喉拟啄木鸟》

拟啄木鸟属于鴷形目拟鴷科,是重要的植物传播者,通过取食榕树等植物的果实并排出种子的方式帮助植物扩散。拟啄木鸟和啄木鸟一样会打洞筑巢,但一般选择柔软的朽木作为巢址。图中的植物刺桐,是一种开美丽红花的落叶乔木,可见于蓝喉拟啄木鸟所在的生境中。

5.冯晋庸《浙江红花油茶》

植物科学画被称作“植物写真”,就像给植物拍标准照,要求精确地反映植株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又要求很强的艺术性。师承冯澄如、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二代画师、冯晋庸创作的《浙江红花油茶》 被选为1992年南非埃菲德拉美术馆举办的世界植物艺术画展上唯一的招贴画。

6.许梅娟《水杉》

《水杉》是冯晋庸和许梅娟夫妻两人1979年创作的作品,获1980年第一届中国植物科学画画展优秀奖。

7.许勇《古韵:热河原始鸟生态复原》

热河原始鸟发现于辽宁朝阳,生存时代距今约 1.2 亿年,是我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特化的食籽的鸟类。它的发现和研究,还首次从鸟类化石角度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科研成果于2002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古韵:热河原始鸟生态复原》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来表现在中国发掘出土的古生物化石。

8.徐丽莉《澳门凤尾藓》

澳门凤尾藓的植物体极其微小,高度不足2毫米,若没有“火眼金睛”,则很难在野外看见它们。2009年,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的张力和同伴在野外调查中意外发现这一新种,并在2011年将其发表。该物种极为珍稀,其群落迄今仅见于澳门路环九澳水库淡水湿地和叠石谷湿地。科学画《澳门凤尾藓》展示了孢子体的勃勃生机,伸展的蒴齿仿佛生命的火焰。

9.杨定华《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属于辽西热河生物群的一种大型暴龙超科成员,体长可以达到10m,也是辽西地区最大的兽脚类之一,其性情凶猛,位于当时食物链的顶端。本图是对喀左中国暴龙生活场景的复原图,也是首次向公众公开展示,而关于喀左中国暴龙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在做最终发表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