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攻克“卡脖子”技术,“路权”比“产权”更重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7-24 15:32:56   阅读量:0

攻克“卡脖子”技术,“路权”比“产权”更加重要。我们在技术方 向选择上、技术路线确定上、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上,应该有属于中 国科技界的独特贡献。不能总期望沿着别人的技术路线“弯道超车”, 而应努力争取“换道超车”,抢占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的“路权”

科技日报社论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在日前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明确判断,强调必须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创新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推进我国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历史启示我们,一个大国崛起图强,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一历史进程,必然是一个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内生发展的艰难蜕变历程,必然是一个经受外部考验进而提升自我的艰辛成长历程,必然是一个正视自身不足并且不断改进的艰苦奋斗历程。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加剧了国际竞争的不确定性,世界贸易和科技格局呈现明显的“量子化”特征,我国面临的技术围堵趋向强化。国际创新局势“乱云飞渡”,我们必须坚定自信、保持定力、不卑不亢、沉着从容,始终不渝把自己的路走稳走踏实。

自信何来,定力何来?妄自菲薄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妄自尊大更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我们的自信和定力,源于对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和问题实事求是的客观认识。我们不做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不做“天真幼稚”的乐观派,只做实事求是的客观派。

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不容否定也没人能够否定,对此我们应有充分自信。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能力仍是制约我国实现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必须意识到,我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本钱,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且不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就算已有与科技先进国家一较高低长短的能力,我们也绝不能有松气歇脚的思想。

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是一个成熟国家和民族真正自信的表现。这些年国际上时而炒作“中国威胁论”,时而炒作“中国崩溃论”,或捧杀或棒杀,不一而足。实际情况是,我国既没有对世界构成威胁,更没有“崩溃”,根本就在于我们始终头脑清醒、实事求是,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始终客观自信地走中国人自己选择的大路。

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科技发展史,一般都经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从以模仿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根本转变鲜有自然实现的,那些成功转变的国家,都是从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主动探索实现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有战略、有目的地调整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和方向,进行系统前瞻的科技布局。

面向未来,我们应更好结合我国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深入梳理科技体系的逻辑框架,明确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与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构建完善“根技术+应用技术”的“技术树”,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优先突破、加快突破,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攻克“卡脖子”技术,“路权”甚至比“产权”更加重要。我们在技术方向选择上、技术路线确定上、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上,应该有属于中国科技界的独特贡献。不能总期望沿着别人的技术路线“弯道超车”,而应努力争取“换道超车”,通过构建属于中国的技术标准、技术规则抢占科技创新自主可控的“路权”。创新的“路权”被别人占领了,再多的知识“产权”也只能跟着别人跑。

同时要看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的创新难题,加强开放合作,掌握与科技先进国家平等交流的关键“卡脖子”技术至关重要。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需要体制机制保障。要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

应通过全面创新改革解除一些方面“避坑落井”的顾虑。当前社会上仍存在“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之说,一些方面既想避开“不创新等死”的“坑”,又怕掉入“创新找死”的“井”。这一方面说明创新意识大幅增强了,另一方面说明创新的风险仍然很高。根除“创新找死”的认识,必须下力气营造生态化的创新共同体,根本改变创新“气候”,增强创新“虹吸力”。

创新图强关键在人,必须统筹加强科技领域干部队伍和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科技评价激励和政策体系,把更多自主权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人贵有精神、国贵有文化,我们应更加重视创新文化建设,着力补强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短板,为新时代中国人履行新文化使命注入丰富内涵。离开科学的指引、缺乏匠心的打磨、没有创新的求索、少了人文的关怀,技术的发展注定不会走得久远。

新时代条件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精神和实践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主动,一定能够在正视不足、创新发展中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经过历史风雨严酷洗礼的中国,一定能够爬坡过坎、行稳致远,到达梦想的光辉彼岸。■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微信公众号原标题:《正视不足才能创新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