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李作林:用科研的方式和思维对待中学科技教育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10 15:37:58   阅读量:0

记者 白竟楠

在刚刚结束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有五个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其中许鹤瀛同学的“独居老人的机器伴侣”项目还获得了大赛最高荣誉奖——中国科协主席奖。

在许鹤瀛同学最初萌生这个创新想法时,是他的科技老师李作林鼓励他要敢于动手将自己的设想实现。从1999年进入人大附中至今,李作林已有近20年的教龄。从一名普通的科技教师成长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李老师一直都在提升自己的“境界”,向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大学选修科技教育传播专业

大学时,李作林的专业是数学教育,一般来说,大学毕业后应该成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但是,他发现自己对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在本专业外又选修了科技教育传播专业,这在当时是一个新兴专业。大三开始,李作林经老师推荐进入人大附中兼职做科技教师,这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让李作林受益颇多。

表面看,李作林老师并不像一名科技教师,倒像是一名语文教师。戴着眼镜,语气不紧不慢。“当时学这门辅修专业时,周末常常躲在实验室里做飞机模型,许多问题在课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自己做过、经历过才能感受到,比如飞机机翼的细节处理、机身的重心等,都需要在细微处见功夫。试飞时遭遇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时候把自己每天做的实验和操作都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那些情景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李作林说。这时才感觉到,他作为“理工男”的严谨和对科学精神的崇尚。

李作林在科技教育传播专业的航模教师是第一批获得北京市特级教师殊荣的汪耆年老师。当时李作林总是盼着上汪老师的课,他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就是名师的人格魅力”,李作林说,“以至于我在成为老师之后也一直在想,自己如何才能做到这样?我希望自己的课也能让学生喜欢,甚至能影响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理想的选择。”

“副科”教师受重视

本科毕业后,李作林成为人大附中的一名科技教师。在人大附中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作为“副科”老师,李作林并没有感到不被重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劳技课、技术课因为不是中高考科目,在许多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在人大附中,学校专门为这门“副科”购买了器材,建立了实验室。学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让李作林觉得教这门课大有可为。

随着教学的时间越来越长,李作林觉得自己的知识不能再满足更深层次的教学需求,于是在工作五年后,他进修了在职硕士;工作几年后他又成为了一名在职博士。在考上博士的这一年,他因为教学、科研、科技竞赛等各方面优异的业绩,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

李作林说:“我告诉自己,工作就是学习。始终抱着一颗谦恭的心,向学生、向同事、向书本、向教育家学习。自己的工作不仅是教课,还需要理论上继续深入探讨,探寻教育教学的规律。”

李作林把教师的教学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是经验反思阶段,留心日常的教学生活,根据自己的经验反思得到规律,形成自己成长的理论基础,这点大部分老师经过努力后都能做到。

第二个层面是基于教育数据的实证研究。教育行为要通过科研视角来看待,需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做得到这一点的老师会成为专家型教师,能更科学地看待教育的现象和规律。

第三个阶段是专业情感,也就是教育思想。这要求老师不仅专业过硬、视角宏观,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要有深厚的情感,并将这种思想与感情写下来,让更多的教育者受益,这就是教育家的境界。

在李作林看来,自己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并不断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努力,经过毕生的努力慢慢向教育家型教师过渡。“就像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所说,教育实质上就是在构建人的大脑,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都是在物质基础之上而发生的。作为老师,有必要探讨教育行为背后的科学规律,这样更有助于促使教学改革,梳理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政策的落实,让教育少走弯路,少些折腾。当然,这不仅是科技教师的标准,更是所有教师要努力做到的。”

创新教育的成果不一定立刻体现

说起值得分享教学成果的学生,李作林颇有感叹地闭上眼睛,并提高了语调:“太多了!”在他的眼中,不论获奖还是没获奖的学生,只要通过科技课程被激发了创新热情,喜欢动手,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自己居住的世界,这样的学生就是成功的。或许在有的学生身上不能立即获得科技教育带来的成果,但却能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曾经有一名学生在观看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时,有一个画面让她非常触动:因为山路不平,救援人员为了保证伤员的水平,他们在山路上调整各种姿势艰难前行。画面在她脑中久久不能退去,她就想,是否能够设计一种自平衡的担架呢?这样就能让救援者更方便地救助伤病员了。后来,她巧妙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设计了一个作品,并获得国际发明展的银奖。

“这只是多年来获得创新奖中的一名同学,尽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在学生整体中也是少数。适当创造情境,激发起更多同学的创造热情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把汶川地震的影像资料给同学们观看,请同学们‘亲历’那样的场景,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希望可以激发出同学们的创新愿望,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你们的同学做了一个这样的担架,你们也试一试吧!”李作林说。

有趣的是,后来在备课查资料的过程中,李作林发现了一个平衡担架的专利设计,“这个名字看着很眼熟,图纸也很眼熟,我把当年他们的作业又翻出来看,果然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原来,在他高中毕业后,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设计,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李老师进一步查阅资料,惊喜地看到在一个专业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上也有一篇关于平衡担架的论述,这是由另一名同学在上大学之后又进一步研究发表的论文。

“可见,我虽然做不到像汪耆年老师那样对学生产生特别深远的影响,但学生们的确从科技课上受益,让教学行为润物细无声,这就达到了科技教育的目的。”

现在,李作林除了日常教学,更多地承担了学校对科技课程的整体设计,每一个新的实验室都要参与设计、一一把关。“学校通用技术教研组共有15位教师,他们会各自负责课程与社团,而我的工作以后应该在继续提升自己教学艺术的同时,重视管理和方向引导。”李作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