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一代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3-27 15:14:37   阅读量:0

与北大其他很多气派的学院相比,数学科学学院显得非常质朴,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数学界的声誉和地位。

(摄影/张星海)

2000年,恽之玮和张伟两人共同进入北大数院学习之时,同期的同学中还包括袁新意、朱歆文等,他们和此前1999级的许晨阳、刘若川以及2001级的部分同学,近些年逐渐成为中国数学新一代领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被数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很多人对于2000年前后北大数院这批人的关注,并将他们称为“黄金一代”。

▲这张当年在北大读书时的照片从左至右为:刘若川、恽之玮、 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杨,十多年以后他们都成了数 学王国中的精英。宋诗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 博士学位,如今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肖梁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供图/张寿武)

“80后”人才辈出

尽管都还年纪轻轻,这些“黄金一代”如同中国数学界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聚集在一起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张伟的同班同学袁新意也是200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助理教授,他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克雷研究所研究奖的华人。

袁新意

由于成绩优异,2003年袁新意从北京大学提前一年毕业,被学校推荐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处做直博生,根据张寿武的说法,也正是看到袁新意的研究能力培养得很不错,他一年以后才又接纳了张伟。

朱歆文是2000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2004年以优异成绩从北大数院本科毕业,而后赴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他于2009至 201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2012年至2014年在西北大学做助理教授,2014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2016年晋升为教授。

朱歆文

1999级的刘若川、许晨阳在国外深造后,前些年选择回国发展,成为了北大数院与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双聘教员。回到北大燕园以后,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许晨阳(中)获拉马努金奖时的照片(供图/许晨阳)

如今,身为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的刘若川已经成为p进制霍奇理论研究领域最好的世界级专家之一。p进制霍奇理论起源于1970年代晚期法国著名数学家方丹对一个著名数学猜想的证明。一接触p进制霍奇理论,刘若川就迷上了它。然而霍奇理论起源于法国,美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比较少,甚至刘若川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导师当时也涉猎不是很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若川迎难而上,他边学习、边积累、边研究,很快就在p进制霍奇理论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刘若川

许晨阳2017年9月9日刚刚获得“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并获得10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贡献。这位“80后”科学家发展了极为深刻的理论和突破性技术,解决了代数几何学中很多不同领域的重要问题,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许晨阳2008年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是北京大学中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终身教授。他主要从事基础数学核心领域代数几何方向的研究,在高维代数几何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已经成为代数几何方向的青年领军数学家。2016年,许晨阳也获得了拉马努金奖。

2017年初,许晨阳也收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发出的正教授offer。恽之玮、张伟和许晨阳,他们在北京大学首次相识,18年后的2018年,这三位杰出的北大数学校友在麻省理工学院再次聚首,共同开启他们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新篇章。

“加入麻省理工是去世界顶尖的地方看看,不代表不回来。” 许晨阳说。

▲安金鹏教授,第38届国际奥林匹 克数学竞赛的金牌 得主,1997年他被保送进入北大, 2006年在北大数院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以后,又返回到了北大任教,成了这里一个隐匿的大神 (供图/安金鹏)

“有什么不懂马上打电话给同学”

“如果说我们2000级以及邻近的1999级、2001级几届有什么特别,那就是学代数数论、代数几何方向的学生开始多起来了。在此之前,学习分析、几何等方向的比较多,这是由于国际前沿的代数数论、代数几何传播到中国比其他方向晚的缘故。到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比如有国际专家讲课的暑期学校)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逐渐感受到了这几个博大的学科,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几个关系密切的同学都选择了相同的大方向。也许‘转型一代’对我们而言是更符合事实的说法。”身在美国的恽之玮对北京科技报记者表示。

张寿武对北大数院 “黄金一代”中的多位年轻数学家比较熟悉。在他看来,北京大学的“黄金一代”现在还年纪轻轻,就做出了一些令数学界惊异的研究工作,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就马上打电话给同学,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而是合作者。”张寿武说。

“我感觉自己很幸运,和很多朋友一起可以相互砥砺。数学研究一方面需要一个人自己独自思考,另一方面与同行的交流也举足轻重,尤其是要理解领域内新产生的想法时。”张伟对记者表示。

“90后”后继有人

北大数院党委副书记刘雨龙告诉记者,其实北大数院每一级都有厉害的人物,只是因为不太集中宣传,没有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而已。

在“黄金一代”之后,北大数院不时也有一些大神级的人物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现在称之为“韦神”的韦东奕。韦东奕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0年被保送至北大数院。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才上高一的他就以满分获得金牌。


韦东奕

如同恽之玮,在做题方面韦东奕也是一个“杀手”级的人物,考满分是常态,考99分多半是老师看不过去给他挑刺。

北大数院副院长章志飞教授告诉记者,在2013年的第四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时为大四学生的韦东奕在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的五项科目考试中,获得其中四项金奖并获得个人全能金奖,也就是说他在一次比赛中就得到了五个金奖。

学院从事基础数学研究的博士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毕业,但是韦东奕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而实际上他3年的时间就可以毕业。

2018年春季,韦东奕博士毕业,这意味着他在数学王国里的畅游将开始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他是北大数院最近一些年学业最为突出的一个,在90后群体中,还没有发现比他更厉害的。” 章志飞说。

“数学大神”,一个被误读的群体

这些年,坊间总是流传着这些数学大神的种种传说,仿佛他们为数学而生,不食人间烟火。但恰恰相反,他们就生活在普通人之间,过着一日三餐,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在数学之外展现着别样的风姿。

比如许晨阳就不是那种只会埋头做题的数学家,他熟悉哲学与文学,爱好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演讲时常常文采飞扬。更年轻时,他甚至还是一名摇滚青年。他的微信头像是意大利画家Giorgio de Chirico的画,那是他喜欢的画家之一。

曾经获得过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高年级组一等奖、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一等奖的北大数院2011级本科生王青璨,在文艺方面也天赋过人,小提琴已经通过了十级考试。

还有北大数院2013级本科生陈嘉杰,不仅荣获了国家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同时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截止到2017年他已经完成3次全程马拉松,连续两年参加北京马拉松赛并在3小时30分内完赛。

在北大数院的管理者们看来,优秀的人总是在各个方面都展示着精彩的一面,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数学大神是“怪咖”,只不过是思考方式和认知领域上的差距而已。

时间终将证明“数学大神”研究的价值

多年来,对于数学家这个群体,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总是在远远地仰望,但是对数学家们的工作几乎毫无认知,数学研究高深莫测的特性也决定了这始终只是一个阳春白雪的领域。

每当一个数学家在经过艰辛的计算和研究以后证明了某项猜想、公式或者定理,一时之间,他们就成为耀眼的星星,但是外界的喧嚣过后,他们又开始平静地进行新的研究。

因此很多人对数学家群体存在很大的误解,也缺乏对数学正确的认知,不知道学习高深而前沿的数学有什么用处。

“今天无论是手机信号的传递、医疗成像的分析,还是我们对时空规律的认识,都以数学发展为其先声。数学成为我们理解和探索世界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许晨阳在2017年度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说。

许晨阳表示,数学历史上的每一步进展,都意味着数学英雄们的远航达到了人类曾经未知的新世界,用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来说,“我们数学家相信,人类必须知道,人类终将知道。”

事实上,数学与众多学科都有着万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都是以数学工具作为重要支撑的。

▲北大数院原主管 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柳彬教授给记者讲 述这里的“数学大 神”们为何能够成 为“大神” (摄影/李鹏)

北大数院原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柳彬教授对记者表示,现在数学家们一些前沿性的数学研究,根本就看不到应用,这并不等于它们无用,它们的未来价值并不是现在能够预测得了的,有的甚至在未来几十年都还看不出来,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们就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语言,数学是科技发展的先声,时间也终将证明众多“数学大神”们所从事数学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