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来自中国的“胃癌疫苗”:或将迎来“无幽日”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7-28 13:23:26   阅读量:0

  在胃癌患者中除了少量弥漫型和遗传型,60%以上属于肠型胃癌,简单说就是由胃部的慢性炎症、溃疡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炎症的出现大部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它会破坏胃组织,引发组织损伤和炎症诱导发生癌变。

  你听说过“幽门螺旋杆菌”吗?中国超过半数人口都被感染的细菌,而它已被世卫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

  近日,《柳叶刀》刊发了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教授邹全明与国内学者合作完成的口服幽门螺旋杆菌疫苗III期临床研究成果论文。《柳叶刀》杂志官网在首页配发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的专题评论,认为该疫苗的成功研制,向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所致胃癌迈进了重要一步。

  科学家寻寻觅觅的胃部细菌

  幽门螺旋杆菌(HP)生存在胃部,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感染之一,至少半数人口被这种细菌感染了。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很高,就连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感染率都有25%左右。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在胃部这种酸性环境中,是不可能有细菌生存的。从1951年开始,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治疗了胃溃疡,那时开始把胃溃疡和细菌感染联系上。直到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才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和青霉素的发现一样,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也是个事故。

  他们不小心在复活节周末把培养皿培养了五天,之后为了证明大多数胃溃疡是因为细菌感染,而不是压力或者吃辣导致,Marshall用自己做实验,喝下了幽门螺旋杆菌,形成了胃溃疡。2005年,马歇尔和沃伦因为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所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致病细菌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也进而改变了胃病治疗的历史。

  罹患胃癌的帮凶

  胃部出现了幽门螺旋杆菌,除了会像马歇尔一样引起胃部溃疡外,它可能还会导致胃炎,并且大大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因为感染时的岁数小,因此炎症会更厉害,先出现萎缩性胃炎,到老年患胃溃疡或胃癌的风险增高。发达国家由于感染时的年龄大,可能会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据了解,在胃癌患者中除了少量弥漫型和遗传型,60%以上属于肠型胃癌,简单说就是由胃部的慢性炎症、溃疡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炎症的出现大部分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它会破坏胃组织,引发组织损伤和炎症诱导发生癌变。正因如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把幽门螺旋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细菌,很容易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一旦感染,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终身处于持续感染中。

  携带这种细菌可能没有任何表征,想要发现它一般是感染已久,已经出现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症状。当然,胃癌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其实是慢性炎症的危险因素,除了不注意卫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基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或者胃被部分切除等也与之密切相关。

  “我国一直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很高的国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教授介绍,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上了此病菌,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唾液、粪便传染,家庭内的传播是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都有可能中招。因此,如果有家人确诊为该病,其他人应特别注意。”张建中说。

  “抗幽”有了口服疫苗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目前业界认为是人为传播,一般“口—口”“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幽门螺旋杆菌也是“病从口入”的一个经典细菌,在中国,很少有人会采用分餐制,家庭中也都是餐具共用,要是家里面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比较高,同时胃食管反流的话,就很容易被传染。由于它很容易被传播,这可能也成为了中国有超过半数人感染此类细菌的原因之一。

  而且,经济状况越差、居住越拥挤、文化程度越低的民众,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毒的几率越高。据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去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生存数据汇总分析显示,在中国,罹患癌症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30.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农村患者的生存率,更是只有城市患者的一半。

  在这些恐怖的数据面前,幽门螺旋杆菌所致的胃癌堪称极易传播的癌症。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众矢之的的细菌,也给了中国科学家研制“抗癌疫苗”一个努力前行的目标。

  日前,国际重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其官网首页上,刊发了中国医学研究团队开发抗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研制报告的论文,并指出该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发生率,但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够确认该疫苗对幽门螺旋杆菌所导致的相关疾病的免疫能力。

  在今年6月30日发布于《柳叶刀》的这篇论文,是由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教授邹全明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曾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等人所组团队,合作完成的“口服幽门螺旋杆菌疫苗III期”临床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在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当中,口服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是“有效的、安全的、有免疫原性的”,可以显著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发生率。

  据《柳叶刀肿瘤》期刊引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癌症中,约有六分之一是由可预防或可治疗的感染所引起的,主要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以及人乳头瘤病毒所致的感染。光是这4种病原体,在全球就导致了约190万个新发癌症病例,并会分别引发胃癌、肝癌和宫颈癌等重大疾病。防治由这些感染所导致的癌症,疫苗是首选。

  虽然,单纯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胃癌发生的唯一原因,甚至不一定会形成胃癌,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去年8月曾发布一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预防胃癌策略》,该报告提出,在胃癌高发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工作,对于预防胃癌十分必要,并应纳入各国防控肿瘤的国家政策之中。

  从此“幽门”是路人

  实际上,早在2009年,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教授邹全明等人研发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就已经获得国家新药证书,是全球唯一获批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疫苗。

  “5000余人的人体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的保护率高达72.1%,而在国际上,口服疫苗的平均保护率只有60%左右。”邹全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胃病疫苗问世之前,人们用抗生素来对付幽门螺旋杆菌,但存在耐药菌株产生、易复发与再感染、毒副作用与费用较高、无法达到群体防治效果等弱点。

  据邹全明介绍,全新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研究体系,采取独特的基因工程疫苗分子构建模式,在胃部黏膜表面产生免疫力,解决了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表面感染而难以防治的难题。其次,它采用特殊工艺剂型,克服了胃酸、胃蛋白酶对疫苗的破坏作用,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而口服疫苗具有很多优势,避免针头污染的危害性;无需医护人员直接帮助注射; 接种者少痛苦,依顺性更佳,尤其适用于儿童,为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支持方向。

  此外,邹全明介绍,日前,美国、德国等同行也在进行胃病疫苗的研制,但都处于一期二期研究阶段,国内率先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另外,出于某些原因,国内的研究成本比国外低出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胃病疫苗的普及力度,使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