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培养零排放的时尚公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15 10:52:41   阅读量:0
  在当你漫游在西之湖畔,整洁的市容,诗画的风景,看到红色的自行车,不难看出“杭州人特立独行、勇于创新的精神。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杭州人很快意识到了危机,早早迈开了打造“低碳城市”的步伐,发挥自身强大的创新能力,刮起一股股低碳风。
  低碳不低调的杭州“范儿”
  
  “2006年的时候,我和身边的人聊起低碳生活这个话题,大家都不知道低碳是什么。市民普遍的反应是‘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凭什么我就不能开大排量的汽车?凭什么我就要多骑自行车多走路?凭什么我就要少用空调少喝瓶装水?凭什么我好日子还没过上,就到低碳时代了?”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感叹地说:“这些都是我们当时听到的声音。于是,从2007年开始,我们大力开展了低碳科普工作。2008年,杭州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动阶段,市里也正准备要建科技馆。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要建一个综合场馆,报到市里以后,当时的市委决定要建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场馆。从建设思路的转变中,也体现着未来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生态发展的总方向。”
  
  这项工作具体落到了杭州市科协的肩上。为了让市民对“低碳”这个新鲜的词儿和理念有初步、科学的认识,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科协先后印制了《迈向低碳生活》和《低碳生活智慧》等市民丛书,分发到各个社区。还召集组织市科普讲师团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甚至在很多社区进行“点餐式”服务,即每个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民众的“特殊需要”来点有关低碳的主题,并让专家团进行专门的讲解。不难看出,为了推动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杭州市科协可真是使出了各路招数。
  
  经过几年的努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概念在杭州市民心中由陌生变得流行。
  
  经过四年建造,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于2012年7月正式开馆,成为中国第一家低碳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杭州低碳馆以“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为呈现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低碳的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以及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低碳科技馆自开放以来,已迎接近30余万的游客,也正逐渐成为杭州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的“第二课堂。杭州低碳科技馆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科技馆,经过近一年与市民们的“互动”。于2012年4月,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推荐、市民投票、先锋体验、专家评审等环环筛选,杭州低碳科技馆荣获2013杭州市民体验日“最具品质体验点”的称号。
  
  在这里,低碳的主题不仅覆盖了整个展厅,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也在身体力行。上到馆长的名片、手帕都是可再生的,下到物业清洁时一桶水可以用来拖一层楼。吉馆长说:“低碳并不是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改变生活模式。低碳馆开馆时给市民发放三宝:手绢、便携餐具、还有扇子。东西不贵,就是想让市民养成少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
  
  培养零排放的时尚公民
  
  “在长期的低碳科普活动中,科协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开始的简单低碳知识讲座到现在力争切切实实的影响每个市民的行为习惯,我们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比如,城市居民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可观的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每个市民都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张主席给记者拿出了“碳中和计算罗盘”。这个罗盘可以清楚地计算出个人的“碳足迹”。记者看到,这里记录着日常的碳排放指标。比如,乘坐飞机飞行1000公里的碳排放约为140公斤;开车100公里碳排放约为16公斤;平常家庭用电100度的碳排放约为96公斤。
  
  除此之外,罗盘上还列明了中和碳足迹需要的“碳汇”量。以小轿车行驶20000公里为例,记者将旋转表盘的“小汽车”与20000对齐,显示碳排放量为“4500公斤CO2”,此时“碳汇”项为20,也就是说,为中和碳足迹需要种20棵树;如果购买100件衣服,碳排放量则是“640公斤CO2”,对应的“碳汇”量是3,即需要种3颗树,才能中和掉碳排放量。
  
  张主席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将罗盘的碳中和计算方法普及到每个市民,公众可以明确了解自己的排放量。当市民了解了日常碳排放指标,就能够以植树的形式,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中和,让自己成为“零排放”的时尚公民。”
  
  如果要实现公民的碳排放交易,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碳汇交易平台”。所谓的“碳汇交易平台”,就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政策、管理和碳贸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目前,华东林交所是浙江省内唯一一家从事林权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的森林资源交易平台。目前,杭州市科协和杭州低碳馆正与其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战略发展部经理林莹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的林业碳汇交易只是一种基于自愿的购买行为,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但未来有转变成交易行为的可能性。我国有十三四亿人口,如果每个人购买1元钱的减排指标,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减排量。”而且,个人购买碳交易不只局限于经济意义本身,这种行为还可以促进个人自觉形成低碳、绿色的环保意识,从而产生连带效果,推动更大范围内的碳减排。比如,个人购买碳指标有可能可以抵消一年来在工作、生活、旅行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甚至达到零排放。
  
  京吉杭馆长也对记者说:“低碳科技馆作为低碳科学普及中心、绿色建筑展示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以及低碳信息传播中心,与华东林交所有着诸多的共同理念及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下一步,低碳馆还会设置专门的大屏幕,滚动显示市民某某在哪里种了几颗树,可以中和多少公斤碳,现在树木的生长情况,树木的具体位置等等。”
  
  文化科普 垃圾也生态
  
  杭州是出名的“东方品质之城”,在这个城市里,你会发现连垃圾处理也带着浓浓的科技和文化味儿。
  
  张贵书向记者介绍了一句杭州的流行语,那就是“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在他眼中,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因此,杭州市科协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且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
  
  此外,杭州还开创了“跟着垃圾去旅游”这个品牌,用“垃圾文化”推行低碳环保的理念。
  
  杭州市环境集团副总经理曹宏说:“开出垃圾旅游路线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公众一般对垃圾处理的理解是:肮脏、臭气熏天、污水遍地、苍蝇乱飞,而我们现在将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对市民公开,市民自由参观整个垃圾的处理过程,不是为了作秀,是使市民成为监管的主体。”
  
  吴正浩是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名普通工人,他骄傲地告诉记者,面前这个占地约1740亩的生态园,就是天子岭一期垃圾填埋场。我们很难想象,走过的每一步脚下踩的都是垃圾。
  
  沿一期填埋场山路向下,会路过天子岭的对外展示区,这里也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科普教育基地。在互动区的展台上,记者看到5个大小不一的布袋。这是1个人在1天、5天、10天、20天、30天里分别产生的生活垃圾的重量。记者拎起来试了一下,1天的垃圾重量能轻松拎起,5天也不在话下,到30天的那个布袋时,记者憋足了劲才能将其拎起来。“这个布袋有36公斤。原来我们一个人一个月就能产生这么重的垃圾,真吓人啊!”参观者感慨道。
  
  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邵建越对记者说:“在曾经埋藏了20年生活垃圾的填埋场边上建这样一个课堂,就是希望通过真实的足迹,告诉市民垃圾对于环境的意义。”
  
  返璞归真 向传统文化取经
  
  杭州的低碳,并非只注重引进国际上的理念,也同样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离开喧嚣的杭州市区,一路向南65公里就是桐庐县的深澳古村。深澳古村落历史悠久,有记载的始于南宋,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深澳村至今还保持着一套独立的自然水系,由暗渠、明沟、坎儿井、水塘、溪流组成。暗渠的构造尤为巧妙,它长800米,深入地下约4米,宽1.5米,高2米,贯穿整个村庄。深澳的“澳”字就此而来。村内每户人家门前都可以采到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这就是他们所有生活用水的来源。天井里蓄的雨水流入门前的水沟,同时带走生活污水。
  
  桐庐县科协的严亦慈副主席向记者介绍,目前全村还有17口坎儿井,12个水塘,完整的水系使深澳免受水旱灾害的侵犯,这在一千多年前的建村规划时是非常有远见的。深澳的优美生态环境让村里的长寿老人格外多,随便走走就能碰到几个百岁老人。
  
  深澳村因保持着悠久历史文化闻名,而一走近紧邻它的环溪村,看到的是一幅新农村的美丽风貌。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一套特殊的污水处理系统,它采取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回用灌溉,而沉淀池里的有机质底泥,可以放入堆肥场,堆肥熟化后还可当作有机肥再利用。这样一套设施,既缓解了污水乱排的现象,也使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再利用。
  
  让创新与传统完美统一,融科学与文化于一体,就这样,杭州在生态建设上,交出了属于自己的漂亮答卷。
  
  专访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绿色风行 探索深耕低碳文化
  
  科技生活周刊:您如何看待低碳理念?
  
  张贵书:低碳是一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一种习惯,更是责任。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群体的认同,现在公众的素质参差不齐,只有从思维方式上形成自觉的模式,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
  
  科技生活周刊:您认为现今低碳理念流行起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张贵书: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环保、低碳理念正在改变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它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今天,你‘低碳’了吗”已成为杭城环保的人士新的问候语。
  
  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代表市场的无形“手”,除了引导企业自觉走向低碳经济的道路外,其外延也正在不断扩大,并日益对普通居民的低碳生活起着引导作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个人购买碳交易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即在于此。华东林交所将低碳理念融入市场经济机制,且与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优势互补,为打造“低碳城市”,加快“森林浙江”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生活周刊:在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有哪些?
  
  张贵书:最大难点就是,科普宣传上去了,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却有一定难度。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LED灯节能,但制作LED灯的过程是否节能呢?再比如,高晶硅应用于太阳能方面,但太阳能企业也是碳排放大户。也就是说,宣传和实际情况是脱节的。我们都知道写字楼等地下室的灯都是24小时开灯的,大家都考虑换成节能灯,但更换的成本高,导致实施困难。要想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推广低碳理念的过程中结合奖励机制,才能把科普宣传落到实处。
  
  科技生活周刊:目前,杭州市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请问这和低碳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
  
  张贵书:“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泛在网”、“智慧城市”就像低碳的概念一样,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被智能终端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比如,浙大中控集团制作了滨江区的一个智慧交通系统。从滨江区江南大道上,假设把速度定在80公里/小时,能够保证一路绿灯,如果出现红灯,另外一个方向就全是绿灯。把行车速度和红绿灯联系在一起,实现时间节省最大化,这个就是“智慧杭州”体系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无论是低碳生活还是智慧城市,最终的落脚点是幸福生活。何为‘幸福生活’?既要有精神层面的体验,又要有物质层面的保障。“低碳生活”除了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外,也强调了环境对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性。
  
  科技生活周刊:请您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谈谈提升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张贵书:围绕“提升生态文明”主题,杭州市科协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和生物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沈寅初赴桐庐县考察指导,杜祥琬院士作了“绿色低碳之路、通向生态文明”主题报告,推进我市“科技西进”战略的实施;邀请了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彭培根在杭州作了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与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主题报告。其实,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更重要的是人的科学素质建设。只有人本身的科学素质提升了,才能涵盖整个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