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科学小记者现场审“核”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18 16:26:16   阅读量:0

文/记者 刘昭 编辑 刘昭

钱三强、两弹一星、福岛……将这几个名词用一个字联系在一起,会是什么?只有一个“核”字。提到核能,我们第一想到的大概都是原子弹、核辐射等“杀伤性”的词汇。不过,当“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的小记者们走进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后,却找到了更多的答案。

核科学技术,从这里开始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坐落于北京西南郊的原子科学城。这里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核工业的摇篮,先后有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60余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工作过。

“中国核工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在大家眼前的这面墙上,展示的是60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核科学家,他们是中国的核脊梁。以钱三强为代表的众多海外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为我国的核工业奠定了迅猛发展的基石。”

展厅讲解员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带小记者们回顾了我国核工业的艰辛起步。

▲ 珍贵的史料记载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艰辛道路

两弹研制间隔全世界最短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同时,我国也在同步进行氢弹及两弹结合的研究,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到了崭新的阶段。

“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它的爆炸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而第一颗氢弹爆炸,它的爆炸威力达到了330万吨TNT当量。在全球5个有核国家中,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是用时最短的一个国家。”讲解员带着自豪的语气讲述了我国两弹研制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小记者们感同身受,仿佛穿越回了当时那个艰辛的时代,体会到了老一代国家建设者们的砥砺奋进。中国核武器科学技术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在重大领域带动了中国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走出了一条主动创新的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之路。

打造中国“核电”名片

展厅中部的秦山核电基地沙盘模型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秦山是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有国家领导人曾为这里题字“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因为历史上的切尔诺贝利以及近期的福岛核电事故,大众普遍对核电的安全性有着强烈的担忧。“其实核电站非常安全,核燃料的循环过程已经非常完善。在找到铀矿之后,对其进行开采、水冶,进而进行精炼和氟化转化以及铀同位素分离,制成燃料元件后进入反应堆燃烧,并且反应过后产生的不一定是核废料,我们现在可以对其进行后处理,将其中一部分再利用。”

除了核燃料的循环过程,讲解员还为小记者们介绍了“华龙一号”核电机型模型。“华龙一号”是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

“核”我们在一起生活

说了这么多,都是非常“高大上”的核工业技术,好像有点不接地气?别着急,展厅的3层,让小记者们了解到了“核”究竟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放在家里的粮食一到夏天就会出小飞蛾,而现在的辐照技术,可以做到杀虫、灭卵、不霉变、延长保质期,害虫的杀死率接近100%。同时,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应用γ射线或电子束杀死食品中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不会影响食品品质,是继食品罐藏加热、冷冻保藏技术之后的一种食品加工新技术。

此外,世界各国对反恐一直十分重视,核技术应用在安检设备和反恐设施中更是大显身手。大到高灵敏快速识别反恐核侦察车,小到我们在各种场馆、机场车站都能见到的各种安检设备和仪器,都对我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可以说,随着核工业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疗、农业、工业、安保、环保、考古等各个领域,甚至宇宙空间探索,“核”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核能专家现场“谈核”

对于小记者们来说,探索核工业的脚步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了解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怎么办呢?当然是找专家去采访啦。

于是,小记者们在展厅中“抓住”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志斌老师,对他发起了“轮番轰炸”。幸好朱志斌老师有备而来,从核弹威力、核能的优势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小记者及家长们解答了各自的疑惑。

总会有困难,但不要畏惧

一上午的时间,小记者们记录了相当多的信息,可谓收获满满。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如此专业的理论及技术知识,要消化起来可并不容易。

下午的新闻培训课程中,培训老师除了讲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知识外,同时还强调了“科学”两个字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专业知识,可能大部分超过了我们的可接受范围。不过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总会面临很多不懂的问题,在我们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先不要轻言放弃或浅尝辄止,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成长。新闻写作也一样,没有人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创造出有价值的报道。”

随后,小记者们“迎难而上”,在40分钟的时间里,全部完成了这一次的“科学报道”,并获得了“科学小记者实践证书”。而这一天的收获,却远比这一张证书要多得多。■

“核”之元勋

科学小记者 强宇彤

2017年9月23日,我们9位科学小记者跟随3位老师来到了位于房山区阎村镇的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参加北京核学会科普日活动。

走进第一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业之石”。这是一块铀矿石,是1954年秋在广西被发现的,并被带进了中南海。当时的地质部常务副部长刘杰手持盖革计数器进行探测表演,放射性物质使仪器发出“嘎嘎”的响声——证明我国地下埋藏有铀矿。它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也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镇院之宝。

从开业之石的发现,到现在“核”的广泛应用,都离不开我国伟大的领导人和科学家们!郭永怀就是其中之一,1968年12月的一天,郭永怀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不幸的是,飞机失事了!在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奋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两人胸前紧紧夹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郭永怀后来被中央授予“烈士”称号。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而杨承宗,则放弃了55万多法郎的年薪,毅然决然回国,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斤小米!并向导师玛丽·居里夫人要了10克碳酸钡镭的标准源。

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老科学家,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成就,才有了如今“核”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核,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小记者 刘云铮

9月23日,我参加了“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第九期活动,来到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参观。

谈到“核”人们总觉得很遥远,其实不然,现代“核”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比如火车站、飞机场的安检设备。不仅安保方面,在医学、考古、探案等诸多领域核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核在医学中的贡献可不小,比如医院的检查设备“核磁共振”。现在,核还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病人身体中的癌细胞杀死,而且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伤害也很小,康复很快。

我们国家现在的核科技已经很强大了,以后随着核科技的不断发展,核科技的应用范围还会越来越广泛。

困难打不倒我们

科学小记者 赵晨霏

9月23日,我们科学小记者跟随两位陪同老师一起来到位于房山区的核工业科技馆参观。

展厅的一层,讲述的是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史。首先展出的是一组珍贵的老照片,有毛主席推动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制造;朱德参观中国第一实验重水反应堆;李鹏祝大亚湾核电基地成立等。

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1951年12月,杨承宗回国,每月工资小米1000斤,和他在国外的工资差距悬殊;1950年5月19日,中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早期采铀时,工人们必须穿着大棉袄在70℃高温下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但再大的困难也没有难倒我们的诸多先贤,经过多年努力,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我们观看了视频,“蘑菇云”真的十分壮观。